马原案例分析

马原案例分析

ID:40728604

大小:20.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6

马原案例分析_第1页
马原案例分析_第2页
马原案例分析_第3页
马原案例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马原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 随着德国贝塔斯曼公司停止中国书友会运营的宣布,这个有着170余年历史的图书巨鳄正式退出中国市场。为什么在欧洲极其成功的贝塔斯曼公司会在中国折戟,苦心经营十三年而未实现盈利?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强制消费。除了入会费之外,贝塔斯曼公司规定会员每季度必须购买一本图书,否则取消其会员资格,这一协议是最为让中国消费者厌恶的,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以及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同时背离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2、 图书定位狭窄。书友会会员数量攀升后,公司没有考虑更有内涵的读物,依然力推励志及言情书,难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3、 

2、价格高。读者刚入会时可以得到低价购得图书的机会,但此后只能以九折购书,而加上邮费之后往往价格会高出原售价。 4、 开设实体店的战略。2002年公司更换CEO之后力推在法国成功的实体店战略,然后在欧洲书价高、房租低,但在中国书价远低于欧洲,而房租几乎持平,于是这一模式反而成为公司的累赘。 5、 标准外企的管理模式。在国外CEO的带领下,公司走的完全是西方式的管理道路,与当地文化完全为进行融合,同时也忽略了书本身的文化内涵和特点。 6、 海外的出版运作模式。贝塔斯曼在国常常是针对作家买断版权,一本《克林顿自传》就要付出1000万,这与国内与作家

3、谈稿费、税率、印量的作法完全不同,使得公司耗费了大量资金而销量却往往不甚理想。 7、 大型网络书店的迅速崛起。由于价格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是非常敏感的指标,当当网、卓越网等网络书店的崛起给贝塔斯曼带来了致命的冲击,由于高邮费的弊端,使得读者群大量流失。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告诉我们,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的特点,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贝塔斯曼公司没有考虑到其经营模式与中国固有图书市场的联系,一味的坚持自己的原有经营理念,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同时事物是永恒发展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利好讯息,图书市场也在不断地发展着,自然存在

4、新旧交替的历史必然过程,贝塔斯曼的经营理念不能遵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自然只能被淘汰。 所以,这件事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看待事物要从科学的、理性的角度,遵从历史以及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要知道事物是普遍具有联系的,并且是永恒发展的。作为伟大祖国的未来复兴的中坚力量的我们,自然更是要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会更加科学的看待事物,更好的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二、 我认同“成功的模式绝不可能完全复制”这一观点。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称之为矛盾的普遍性;不同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

5、的发展过程各有不同的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一级没一个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性质特点,称之为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任何一个人或集体追求成功的过程都是艰辛的并且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的,这些矛盾之间具有共性也具有其各自的个性,有必然联系却又不尽相同。同样,在不同的人或集体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充斥的矛盾,自然也有相通的共性,也存在着完全不同的个性,即矛盾的特殊性。既然矛盾尤其特殊性,那么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所走的路线和采取的方法必然不同,所以每个人和集体在追求成功的模式

6、上完全照搬是必然会失败的。 贝塔斯曼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失败,更是从实践的层面说明了这一观点。贝塔斯曼将其在欧洲的成功模式完全照搬到中国,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却没有想到矛盾的特殊性。正是因为贝塔斯曼忽略了在中国市场开拓疆土的特殊性,在13年经营而未盈利后终于退出市场。 所以我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认识自身,认识矛盾,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将矛盾转化为成功的奠基1“水稻亩产十三万斤”的出炉有着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继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人们相信社会主义可以更有效地集中人力和财力加速推进经济发展。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国

7、家在经济上赶超资本主义国家的目标,毛泽东认为应批评右倾保守,发动“大跃进”。“大跃进”首先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虚报浮夸。环江制定了放“卫星”的具体实施方案,并选择城关农业社的一块面积为1.13亩的试验田作为“卫星”田,让社员先将田里的禾苗全拔出来,再进行深耕并施放成千上万担各种肥料于田中。接着,组织当地人从100多亩中稻田中,选出长势最好且已成熟的禾苗,密植到试验田中并不断施肥。在收割时,反复过秤,才创造了这个虚假的记录。我认为“水稻亩产十三万斤”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世界上的事物有其自身运动发展的规律。人们要认识世界就是要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

8、并遵循这些客观规律,自觉地改造世界。然而,所谓的“水稻亩产十三万斤”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任何规律都是事物的内在根据和本质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