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古蜀文化——三星堆 教案

01 古蜀文化——三星堆 教案

ID:40729782

大小:3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6

01 古蜀文化——三星堆 教案_第1页
01 古蜀文化——三星堆 教案_第2页
01 古蜀文化——三星堆 教案_第3页
01 古蜀文化——三星堆 教案_第4页
01 古蜀文化——三星堆 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01 古蜀文化——三星堆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古蜀文化——三星堆课时:45分钟课型:欣赏课授课对象:初中生8年级教材分析: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在三星堆遗址发掘了三千年以前古蜀时期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文物。它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特别是其中的青铜器,造型夸张奇特,美妙绝伦,在具有对特审美价值的同时也体现了冶炼技术的高超。独放异彩的三星堆艺术震惊中外,显示了古蜀文明的无穷魅力。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三星堆的文化价值,掌握三星堆青铜艺术的造型特征,运用美术手法对三星堆进行造型尝试体验。了解当时丰富多彩的社会风貌。2、过程和方法目标

2、:通过古今对比来理解三星堆人物造型特点,并能通过想象描述出三星堆青铜艺术的造型特征。分析图例,探究问题。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以追求知识性、观赏性、故事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逐步了解三星堆文化的同时得到一种现代感受和美的享受,体会三星堆的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无穷魅力。三星堆遗址不仅在我国古代文明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页,在世界青铜史上也是华丽的篇章。教学重点:三星堆青铜器的造型特征教学难点:青铜器与民间剪纸的联系,如何理解并尝试青铜器造型教学方法:1、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2、学法:欣赏法教具准备: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模型或图片资料,橡皮泥,卡纸,剪刀,直尺等学具准备:教材教学过程:时间

3、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预想)教学手段设计意图组织教学1-5分钟拿着青铜器模型放在讲台上。以及需要用的各种材料和工具。1、争相观看2、猜想是什么3、翻书找到相应内容引发学生好奇心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入新课2-5分钟1、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镇。1980年起发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宝墩文化,下启金沙文化、古巴国,前后历时约2000年,是我国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2、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宝墩文化,下启金沙文化(见金沙遗址)、古巴国,前后历时约2000年,是我国长江

4、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不能否认,三星堆文化1、感叹三星堆的悠久历史2、与其他古文明相联系起来让学生对三星堆文化有个大致了解。引入讲课主题,进入课题的确是中华文明最古老的源流之一。讲授新课15-25分钟1、分析青铜大立人的造型特征和价值意义及影响。①青铜大立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铜人像。它手握成圆环,神情肃穆,代表古蜀拥有最高权力的统治者。②青铜大立人的五官造型与真实人物相比极为夸张,其衣服上的几组龙纹装饰似有与神灵交感互渗的意义,其所穿之衣很可能是巫师的法衣。③感受大立人的神态,猜想一下他手里可能拿的是什么。最神秘的地方是其左右手中心轴不在一条直

5、线上,它到底手上拿的是什么呢?他手中是否原本持(抱)有某种法器?有人认为是琮,有人认为是权杖,有人认为是大象牙,还有人认为是类似彝族毕摩(祭司1、仔细观察青铜器的造型和衣饰纹样感受古蜀人民的审美和传统纹饰的美感。2、把三星独人物的五官造型与现实人物想比较,感受三星堆人物的夸张造型,猜想为什么要如此夸张人物造型3、讨论古蜀人民的风俗习惯和祭祀特点让学生感受到三星独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古人高超的冶炼技术,在对青铜器造型的分析中逐步了解古蜀人民的风俗文化,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中国纹饰图案的喜爱通过讲解的内容和对几个代表性的青铜器的描述,让学生真正了解到古蜀人民的风俗文化,体会古蜀文明的无穷魅力

6、,与此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的神筒或签筒,也有人认为他是在空手挥舞,表现的是是祭祀时的一种特定姿态。2、青铜纵目面像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面像,有面具之王美誉。对于这个纵目面具,主要有如下几种解释,一种认为这是“千里眼顺风耳”形象,用夸张的眼球和伸长的大耳,希翼获得超等的望远能力和听力;第二种则认为它与古蜀王蚕丛有关,“蚕丛纵目”,眼睛鼓出来是古蜀蚕丛氏的特征,青铜纵目面具是蚕丛王的神像。过去,“蜀中古庙多有蓝面神像,面上瑰瑰如蚕,金色,头上额中纵目,当即沿蚕丛之像”;还有一种则认为,人像纵目突出双眼,其含义与中原甲骨文的“蜀”字突出“目”字的意义相同,反映了“蜀”字的字根之所在,古“蜀”字

7、的上部象征纵目,纵目人像与《华阳国志.蜀志》有关蚕丛纵目的记载相吻合。3、三星堆神树分三层,每层三枝。书上共有九只鸟,象征着太阳。神树反映了古蜀人民对太阳的崇拜,病成为古人心中连接天地、沟通人神的“登天之梯”。(三星堆大铜树以树的躯干、鸟、花和神树之上供人们想象的太阳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通天的主题)课堂练习5-15分钟1、模仿青铜大立人的姿态,感受大立人的神态,在当时的文化风俗基础上,根据学生自己的想象力猜想他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