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测交、伴性遗传、双因子杂交综合大实验

三点测交、伴性遗传、双因子杂交综合大实验

ID:40732948

大小:19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06

三点测交、伴性遗传、双因子杂交综合大实验_第1页
三点测交、伴性遗传、双因子杂交综合大实验_第2页
三点测交、伴性遗传、双因子杂交综合大实验_第3页
三点测交、伴性遗传、双因子杂交综合大实验_第4页
三点测交、伴性遗传、双因子杂交综合大实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点测交、伴性遗传、双因子杂交综合大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3年05月08日姓名班级同组人科目遗传学实验题目双因子杂交、伴性遗传和三点测交组别第五组一、研究背景果蝇(Drossphila)是遗传学试验中最常用的多年生物之一。属昆虫纲,双翅目,果蝇科,果蝇属。果蝇的染色体数目少(仅四对,2n=8),具有许多自然的或诱发的可遗传突变性状,世代周期短(25℃下10~12天一代,个体小易于饲养,培养费用低廉,繁殖能力强,后代数目繁多,故被作为遗传学实验的典型模式生物。后续实验要作果蝇的杂交实验,需要大量的果蝇,本次实验可以学会识别果蝇的各种形状、区分果蝇的性别以及基本的饲养方法,为后续的实验打下基础。黑

2、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果蝇科(Drosophilidae)果蝇属(Drosophila)昆虫。因其生活史短(在25℃左右温度下十天左右繁殖一代),繁殖力强(雌性可一次产下400个0.5毫米大小的卵),相对性状明显且可遗传,易于培养,培养成本低(酵母和细菌,腐烂水果),符合上述遗传学实验研究要求,同时因其染色体仅4对,基因组仅约165Mb,并且基因组超过60%的片段同人类疾病基因相似。故已将其作为一种常见的模式生物(modelorganism)大量使用在遗传学(genetics)和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biol

3、ogy)的研究。二、研究目的1、通过对果蝇的杂交实验,正确理解分离定律的实质,并验证与加深理解三个的遗传规律。2、认识伴性遗传的正、反交差别,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3、掌握绘制遗传学图的原理和方法,加深对重组值、遗传学图、双交换、并发率和干涉等概念的理解。4、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并学会记录交配结果和掌握统计处理的方法。5、尝试设计实验,验证缺刻翅的遗传型三、实验原理本次设计实验就是利用果蝇进行一系列的遗传学验证实验和染色体基因相对顺序和距离的测定,下面简要介绍关于双因子杂交、伴性遗传和三点测交的基本原理。1、双因子杂交(dualfactorshybridize

4、):果蝇的灰体基因(E)与黑檀体基因(e)为一对相对性状,位于ⅢR70.7位置,而长翅(Vg)与残翅(vg)为另一对相对性状,位于ⅡR67.0位置。这两对基因是没有连锁关系的,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因此非同源染色体的这两对非等位基因可以很好的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第11页共11页山东大学遗传实验报告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3年05月08日姓名班级同组人科目遗传学实验题目双因子杂交、伴性遗传和三点测交组别第五组自由组合规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非等位基因,其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等位基因可自由组合进入同一配子,结果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5、。若显性完全,F1自交产生F2代表现出4种表型,比例为9:3:3:1。双因子杂交的遗传规律:双因子杂交正交双因子杂交反交18♀×14♂14♀×18♂灰长黑残灰长黑残F1灰长ÄF2:灰长:灰残:黑长:黑残=9:3:3:1F1灰长ÄF2:灰长:灰残:黑长:黑残=9:3:3:12、伴性遗传(sex-linkedinheritance):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叫作伴性基因,其遗传方式与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有一定差别,它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方式与雌雄性别有关,伴性基因的这种遗传方式称为伴性遗传。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单基因控制,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之间的关

6、系为红眼对白眼完全显性。当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杂交,F1代中的果蝇均为红眼,F2代中红眼果蝇∶白眼果蝇=3∶1,但在雌果蝇中全为红眼,在雄果蝇中红眼果蝇∶白眼果蝇=1∶1。当反交时,F1代中的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却为白眼。F2代中红眼果蝇∶白眼果蝇=1∶1,在雌果蝇或雄果蝇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比例均为1∶1。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伴性遗传正交伴性遗传反交XwXw♂白眼♀红眼X+YX+X+♀红眼♂白眼XwY18♀×w♂w♀×18♂F1:X+XwXwY♀红眼♂白眼F1:X+XwX+Y♀红眼♂红眼ÄÄF2:X+XwXwXwX+YXwY♀红眼♀白眼♂红眼♂

7、白眼1:1:1:1F2:X+X+X+XwX+YXwY♀红眼♀红眼♂红眼♂白眼1:1:1:1第11页共11页山东大学遗传实验报告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3年05月08日姓名班级同组人科目遗传学实验题目双因子杂交、伴性遗传和三点测交组别第五组3、三点测交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的,而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会发生一定频率的交换,使子代中出现一定数量的重组型。重组型出现的多少反映出基因间发生交换的频率的高低。而根据基因在染色体上直线排列的原理,基因交换频率的高低与基因间的距离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基因图距就是通过基因间重组值的测定而得到的。如果基因座位相距很近,重组

8、率与交换率的值相等,直接将重组值作为基因图距;如果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