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双开”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中考政治“双开”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ID:40735576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6

中考政治“双开”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中考政治“双开”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中考政治“双开”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中考政治“双开”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考政治“双开”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政治“双开”考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绵竹中学实验学校罗斌提要:根据参加德阳市中考(政治“双开”考试)的实际,对考试改革问题的体会、想法和建议。关键词:双开、考试改革、课程标准、主观、客观、开放性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对政治科中考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开卷考试”,“应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的要求。根据我校自2003年以来参加德阳市中考(政治“双开”考试)的实际,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并邀请一线教师对此进行了座谈、研讨,现就考试改革问题谈谈我们的体会和想法。一、实行“双

2、开”考试改革,加快教学改革进程21世纪将是一个“学习化社会”,学会学习是对每一个人的基本要求。学会学习不是学会死记硬背,学会记住某些结论,而是要活学活用,即学会创造性地学习和创造性地运用。为此,政治课教学改革提出了多年,也改革了多年,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政治课教学改革仍未能实现真正的、实质性的突破,适应不了党和国家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尚存在较为严重的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现象。在客观上加重了学生负担,抑制了学生思维。这既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又不利于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发

3、挥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阻碍着政治课教学改革的进程和教学目标的完成。政治课教学之所以存在死记硬背、照本宣科现象,归根到底是中考试题还存在死记硬背的导向。实践告诉我们,中考命题闭卷考试,答案照搬教材,教师就只能搞死记硬背。要加强和改进政治课教学,就必须深化政治课教学改革、加大考试改革的力度,变闭卷为开卷,变答案惟一性为答案多元性的开放性试题,是加大考试改革力度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把死记硬背从考试的避难所中彻底驱逐出去,使学生跳出死记硬背的“苦海”。实行“双开”改革,不仅有利于教学告别死记硬背,减轻学生负担,

4、而且有利于克服形而上学和教条主义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并能学以致用,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一、搞好“双开”考试改革,必须把握好三个环节(一)统一认识是搞好“双开”考试改革的前提对于政治中考为什么要实行“双开”?如何使政治教师和学生尽快适应“双开”考试改革的要求,人们的认识是不一致的,主要存在以下认识误区:一是“淡化论”。认为实行开卷考试,学生翻翻书就能找到答案,因此政治课不存在什么改进和提高质量的问题,甚至政治课可上可不上了。二是“失望论”。认为实行开卷考试,由于学生学习上没有压力,也

5、就没有动力了,因此政治课会更难上。三是“无为论”。是指教师看不到考试由闭卷改为开卷的意义和价值,只是消极被动地应付。因此,只有统一认识,才能真正发挥“双开”考试改革对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二)科学命题是搞好“双开”考试改革的关键开卷考试命题对今后政治课教学无疑将产生重要影响。如何搞好开卷考试命题?第一,试题的导向要有利于政治课教学改革。因此,试题的答案特别是主观性试题的答案应对教材知识作相应的、适当的变通,如作表述方式的变通,由抽象到具体的变通等。第二,试题要严格依据《课程标准》,但不拘泥于《课程标准

6、》。《课程标准》是由国家制定的指导和评估教学的法规性文件,因此,命题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即使是重要的热点问题,如和谐社会、反对“台独”、调整经济结构等,如果分析这些热点问题所必须的知识《课程标准》没有明确要求,就不宜作为命题的题源。同时,又不拘泥于《课程标准》,如许多《课程标准》规定为“识记”的知识点,我们一般都作了变通处理,不搞“原汁原味”的纯知识考查。第三,应突出素质立意和能力立意。所谓素质立意,是指着重考查学生思想素质和法律素质。具体讲,是考查与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如考查学生对维护

7、人身自由权利、经济权利、受教育权利的理解。所谓能力立意,是格考试要“靠能力说话”,要着重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提出独立见解的能力。根据这一思路,我们在主观题的评分上,对于只是简单照抄照搬教材的不给高分。例如,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问题,我们不仅要求学生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的角度回答,而且应具体指出“东部地区先富起来后,应当带动和帮助西部地区也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持”。第四,简化试卷结构,突出对思维过程的考查。由于是开卷考试,没有必要过多地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所以应减少客观性试

8、题(选择题),增加主客观性试题,使主客观试题的比例为6:4左右。这为更充分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空间。第五,设置开放性试题,应依次加大开放度。宜选用了一些内涵比较丰富的案例,来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的能力。(三)公正阅卷是搞好“双开”考试改革的保证由于采用了开放题,不仅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作出回答,而且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作出回答;评分宜采取“采意不采点”的原则,只要求学生“意到”,不死抠字眼,这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