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论文:浅议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中学教学论文:浅议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ID:40737474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6

中学教学论文:浅议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_第1页
中学教学论文:浅议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_第2页
中学教学论文:浅议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_第3页
中学教学论文:浅议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教学论文:浅议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议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就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创造思维为桥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和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有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物理学作为一门与社会生活、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一、通过创新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人教版物理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对于这些演示实验传统的做法是按事先设计好的程序,即

2、“启发-问答-操作”的单项信息传输通道,让学生按教师意图沿固定顺序方向进行观察和思考。现行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结合教学实际大胆地实验进行探索和设计,培养学生创新实验能力。比如《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第一节大气压强中,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演示实验是在裝满水的杯子上盖上一个硬纸片,然后把杯子倒置过来,硬纸并不脱落,水不流出来,从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我在

3、讲授这部分知识时(事先准备两个相同的碗,一个气球)出示气球和碗后问:“哪位同学能做到气球把碗‘拿’住?”问题提出后,课堂立即活跃起来,同学们热烈讨论,设计多种方案。我让学生把每个方案都试一试,做一做,失败后重新再来。最后有两位同学很自信地站起来走到讲台上,一位同学拿起两个碗把他们口对口合起来,另一位同学拿起气球放在两个碗中间,并对气球吹气。当气球鼓起来后,拿碗的同学慢慢放开手,这时奇迹出现了,小小的气球居然把两个碗牢牢地“吸”住了。紧接着我问:“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气球‘吸’住了碗?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归纳证明了大气压强的

4、存在。再比如:我在讲述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发给学生一个滴管,两个玻璃片,一瓶水,先让学生讨论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同学们通过讨论设计出如下方案(1)在两个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把其中一滴摊开观察,哪一滴蒸发快(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2)在两个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把其中一个放在教室外的阳光下,一个放在教室里观察哪一滴先蒸发(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3)在两个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水,其中一个用嘴对着吹气,观察哪一滴先蒸发(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上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

5、创新演示实验,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学习的状态:主动思维、主动发问、主动探索、主动研讨、主动创新,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使学生在紧张、热烈、兴奋的状态下和掌握物理知识,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二、通过探究性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总目标是“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我们知道,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关键是非线性发散思维,强调思维的想象力、自由度。而实验教学是创新教育

6、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尤其是探究性的学生实验教学,更是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例如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学生在熟悉“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概念后,取消实验记录表中物理量名称,让学生独立设计出各自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设计好后,可采用小组交流、全班评议、教师评价的方法,评选出最优秀的实验设计方案(可能有几种),在检查合理性、安全性后,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实验方案,自己独立实验。这就给学生以充分想象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关键是主动去探究科学知识奥秘的精神和方法,手脑并用的实践参与活动,欣赏自我设计获得的成功喜悦的体

7、验。学生的个性、独立性、协作性得到充分发展和展示机会,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创新素质能够得到实质性的具体培养。初中物理教材适合学生探究的实验很多,又比如“电热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关系”的实验。在实验前,可以让学生猜想:电流产生的热量可能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三个因素有关,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控制便量法和对比实验方法去设计实验方案,可启发学生思考(1)在研究电热与电阻因素关系时,应怎样保证另外两个因素(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2)电阻通电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能直接观察到吗?(不能)那么又能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观察到呢?

8、(可通过液体或气体吸热后体积膨胀的大小来显示可产生热量的多少),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自形设计出实验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三、开展课外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课外实验是课堂学习的补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课外实验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认真去做,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