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供应链买份保险

为供应链买份保险

ID:40740857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7

为供应链买份保险_第1页
为供应链买份保险_第2页
为供应链买份保险_第3页
为供应链买份保险_第4页
资源描述:

《为供应链买份保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为供应链买份保险作者:朱农飞管理供应商不只是拼命压价,关键是制造商要为供应商提供信息服务,信息共享、相互支持,使利益各方共赢共生。同在一条链上,要么是利润,要么是死亡。光惯了脚的人总是认为没有穿鞋的必要。只有当他们踩中了一块玻璃渣,在被刺痛之余,才会意识到穿鞋的好处。穿鞋是如此,供应链管理之于企业运营,又何尝不是如此?尽管已经意识到供应链管理是一条增值链,但是,目前销售网络、CRM和ERP系统建设的热度未退,而全程供应链管理在企业流程建设上还未引起全面的共鸣。中国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三级跳。改革开放后,从抓质量管理开始,进入生产制度建立的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

2、,提倡市场经济,开始了以消费为导向的第二阶段;现在,企业更多地关注顾客因素、价格因素,对价格竞争的极度敏感,将使企业自然滑入供应链管理阶段。有的企业冀望于通过价格联盟打消价格竞争。殊不知,美国在上个世纪就通过企业实践证明,价格联盟都是失败的,价格竞争是必然的,只要搞市场经济就无法避免价格竞争,靠行政手段维护价格也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民航票价不是在一落再落吗?垄断价格毫无意义,关键是降低企业内部成本。在下一阶段,能够在竞争中压住阵脚的企业,一定是内部管理成本低的企业。要经受住价格竞争的考验,企业应把全部力量投身到供应链中,梳理涉及成本的所有环节:通过战略采购和对供应商

3、的管理降低采购成本,通过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通过内部管理降低销售成本。当销售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企业能否找到生存下去的支点,完全取决于其供应链的强弱好坏。中国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有巨大的潜质可挖,其实供应链管理绝大部分体现在企业内部管理上。采购环节的挖潜能力巨大,中国企业的采购成本保守估计降低10%-15%根本没问题。很多企业的老总都认同其可能性,但问题是如何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成本的降低。企业采购部门往往存在复杂纠结的利益关系,推行变革最大的阻力是利益管理。虽然老总的改革意识强烈,但下面的积极性不高,因为存在暗箱操作。这就看企业最高层能否有魄力变暗箱为明奖。在

4、通用电气中国公司,付给采购人员的工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当然其指标也是苛刻的,每年必须降低10%的采购成本。采购管理首先是采购部门的制度建设。一方面通过组织架购管理供应商,让制度制定者和谈判者分开。在采购部门大家都很愿意从事谈判和招标,但这只应是一部分人的工作,另一部分人员要对供应商的资质、水平、能力、产品价格进行完整的评估,对成本(包括供应商的成本)进行评估。另一方面是从策略上进行保证,用战略采购的方式对内部采购流程细化。对要采购的原材料、零部件进行分析,哪些是有谈判能力的,哪些不具备谈判能力,从战略高度控制供应商,这对企业很重要。第三要从考核层面管理,从各方面进行

5、考核。经过从供应链角度疏通管理,采购成本的降低对企业成本的贡献是巨大的,尤其是对零售、汽车、装配等行业,因为他们的采购量庞大,这些行业都应适时地引入战略采购。第二块可供挖掘的成本是物流,其中最大的瓶颈是仓储成本过高。目前中国以销售为主导的企业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往往把物流部门作为支持性部门。为保证销售成功不能断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存货,只要有仓储空间就存满货,销售能力是500件,却可能存了1000件。中国企业的仓储通常有3个环节,有的前店后库,大区设仓储中心,总部还有一个更大的仓库,每个环节都沉淀了大批库存。所以,库存成本的降低,是整体供应链成本降低中最易产生效益的

6、环节。有一点很值得中国企业注意。上海某政府部门曾委托毕博咨询作过一项调查。外方经常抱怨中国的物流成本太高,但该部门经过考察确认,中国的运输成本、人工成本、仓库租赁成本等都较国外低,中国物流成本高从何来?毕博请了20家中国企业,10几家外国企业座谈后发现,双方存在很大的物流统计和物流认识落差。中国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全部按发生成本计算,包括运输、仓储、人工、车辆费用等。而在国外企业的成本核算中,产品在库存中就占用了资金,造成库存的持有成本,而中国企业认为库存产品早晚会卖出去,不构成成本因素。国外企业首先会对产品库存设定标准,如某一产品只能在仓库中放置3周,超过3周就转化

7、为机会成本,须折算成库存持有成本。按此核算,中国的物流成本因之高涨。国外企业的库存周转率如果是3周,中国企业很可能是3个月。一个全国销售的企业,在全国的每个仓库里停滞一些库存,将是多么庞大数量的产品积压和资金占用!我曾经遇到一个企业,13亿的年销售额却有9亿多库存,这就是中国企业活生生的现状。积压产品过多还会变生出一个大问题,市场变化太快,而且销售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是敏感而脆弱的。一旦销售受阻,只能削价处理,这对正常的销售又会造成冲击,带来恶性循环。现在,很多管理方式都从物流成本出发改变制造流程。比如过去,毛衣的生产工艺是先染好线,再经过配线,织出不同的花色。现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