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论文:归因倾向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和研究

体育论文:归因倾向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和研究

ID:40741790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7

体育论文:归因倾向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和研究_第1页
体育论文:归因倾向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和研究_第2页
体育论文:归因倾向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和研究_第3页
体育论文:归因倾向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和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体育论文:归因倾向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归因倾向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和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实验,并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不同归因倾向对高中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归因学习的效果不同,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经常对学生施以不稳定的、可控的、内部的归因倾向指导,这对于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形成有利于学习行为的归因模式有着积极的意义。关键词:中学生,归因倾向,体育学习,效果1前言所谓归因,即指“怎样认知自己成败的原因”。在不同的体育教学情境中,由于提供的信息不同,学生对引起学习获得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判断和知觉也就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归因倾向。归因理论代表人物韦纳(Wiener)强调,

2、影响学生学习成败的主要因素4个:ability(能力),effort(努力),taskdifficulty(任务难度)和luck(运气)。随着实验资料的积累,研究的深化,韦纳提出了4个因素的三维理论,即“内部——外部、稳定性——不稳定性、可控性和不可控性维度”,并认为三维理论部分地决定着个体对将来的期望、情绪和行为。这就为教育工作者分析、研究课堂上出现的一系列行为问题提供了方法和途径,使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和修正各种归因来形成学生健康,积极的知觉,改变学生的行为,达到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的目的。本文采用比较常用的有代表性的三种归因倾向即:不稳定的、可控的、内部的归因倾

3、向,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归因倾向和稳定的、不可控的、内部的归因倾向。当对个体施以不稳定的、可控的、内部的归因指导时,学生就会将成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成功的同学会更加努力,而失败的同学会认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自己努力不够,因此都会更加努力以取得好的成绩。当对个体施以第二种归因指导时,学生会把成败归因于运气和机遇,就会在未来的活动中期待好的运气和机遇的降临。当对个体施以第三种归因指导时,学生会将成败归因于自己的体育能力,失败的同学会认为自己不是搞体育的料,从而丧失信心,不愿为成功付出努力,成功的同学会认为自己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进而会不思进取。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

4、归因倾向对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以期为加快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2研究对象和方法.2.1研究对象:抽取浙江省奉化中学2005届高三年级1到4班男生112名。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收集运动心理学和体育心理学方面关于归因倾向的资料。2.2.2实验法把学生随机分成A、B、C、D四组,施以不同的干预,测试学生一分钟跳投和跑篮的成绩,历时一年。A组:不稳定的、可控的、内部的归因倾向组,指导学生将体育学习的成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相信只有努力才能取得好的体育学习效果。B组:不稳定、不可控的归因倾向组,指导学生把自己成败的原因归于机遇和运气。等

5、待好的机遇和运气的来临。C组:稳定的、不可控的、内部的归因倾向组,指导学生将成败的原因归因因于本身的体育能力,相信能力是与生俱来的。D组:对照组,按照正常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2.2.3数理统计方差分析3.结果与分析3.1实验前,各组学生一分钟跳投成绩的比较实验前,分别对三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的同学进行一分钟跳投测试,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组成绩无明显差异(F=0.07,P>0.05)(见表1)。再从各组学生一分钟跳投成绩的均值来看:不稳定的、可控的、内部的归因倾向组(M=3.46),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归因倾向组(M=3.43),稳定的、不可控的、内部的

6、归因倾向组(M=3.32),与对照组(M=3.29)四组学生的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学生为高三学生,跳投是新学内容,所以基本上是在同一起跑线上,故各组成绩无显著性差异。表1实验前各组学生一分钟跳投成绩方差分析结果的比较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P组间0.6130.2030.07P>0.05组内335.641083.11合计336.251113.2实验前各组学生跑篮成绩比较实验前分别对A、B、C、D四组学生进行跑篮测试。经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各组的成绩无显著性差异(F=0.03,P>0.05)(见表2)。再从A、B、C、D四个组学生的跑篮成绩的均值来看:不稳定的、可控的、内部

7、的归因倾向组(M=41.7),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归因倾向组(M=41.8),稳定的、不可控的、内部的归因倾向组(M=41.9),与对照组(M=41.5)四组学生的成绩无显著性差异。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学生虽然很喜欢篮球,但上篮、运球等都还不很熟练,所选的学生里面没有篮球队学生,所以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表2实验前各组学生跑篮成绩方差分析结果的比较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P组间3.531.170.03P>0.05组内4006.510837.097合计40101113.3实验后,各组学生一分钟跳投成绩的比较实验后,分别对A、B、C、D四个组的学生进行一分钟跳投测

8、试,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