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教案)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教案)

ID:40753747

大小:2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7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教案)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教案)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教案)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教案)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古诗两首》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的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2、背诵两首古诗。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过程与方法的目标1、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品读课文,感受本文的语言特色,领会文中优美的意境。3、布置学生课前观察初春的柳树,收集有关《咏柳》和《春日》的资料。4、自主讨论探究疑难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2、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大致了解诗句的内容,记背诗句。体会诗歌描绘的意境,

2、感受诗人的情感。【教学重点】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1、感悟本文作者寄予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教学方法】1、朗读法,运用视屏朗诵、学生朗读等手段,整体感知课文。2、讲授法,精炼的语言配合图片、视频的综合运用,让学生真切的感受文中的意境,同时掌握本文作者寄予的思想感情。3、探讨法,创造良好的氛围,相互交流、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具】多媒体黑板【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咏柳》教案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歌唱《春天在哪里》,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这节课,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

3、天的诗———《咏柳》。全班齐读课题。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鹅》。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赞美柳树的意思。)二、作者简介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三、初读古诗,认读生字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生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4、,读准音。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小老师带读。(2)开火车读。(3)全班读。4、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5、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6、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7、全班齐读。(过渡)同学们已经按课文的预习要求预习了课文,接下来请大家把这首诗再朗读几遍,读的时候要注意找出能体现柳树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个记号。四、朗读全诗,初知大意1、学生自由朗读。2、指名检查朗读情况。3、检查自

5、学情况: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碧玉”是什么?“妆”怎么理解?“丝绦”指什么?“似”是什么意思?4、理解诗句意思。学生分小组讨论、老师根据学生回答补充讲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妆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的春风这把剪刀啊!)5、看来大家通过预习,都能大致理解词语跟句子的意思。学到这里,大家发现这棵柳树的什么地方最美呢?(树高、枝多、叶绿、叶细。)6、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

6、首诗呢?(赞美、喜爱)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第二课时五、交流朗读,体会课文比喻句的精妙1、交流朗读:(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及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三个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课文语言的美及柳树的美)(1)出示第一句诗,体会用“碧玉”来比喻柳树新长出的嫩叶,写出了柳叶颜色翠绿、生机勃勃的特点,让人感觉柳树的颜色很美。(2)出示第二句诗,体会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条,写出了柳条随风飘拂,轻柔美丽,颜色翠绿的特点,让人觉得它的样子很美。(3)出示第四句诗,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以及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2、指导朗读,齐读全诗。小结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可以知道诗

7、人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碧玉来比喻柳树的枝和叶,写出了柳树的颜色美,又用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样子美,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由柳树想到二月春风,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后两句用设问的形式,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从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六、想象意境,熟读成诵,欣赏美1、学生闭目想象意境,然后让学生交流想到的画面,再指名描绘意境。2、出示本诗配乐诵读课件,让学生欣赏诗境的美。3、吟诵本诗:现在,你们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