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和细胞核复习上

细胞膜和细胞核复习上

ID:40758849

大小:1.26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8-07

细胞膜和细胞核复习上_第1页
细胞膜和细胞核复习上_第2页
细胞膜和细胞核复习上_第3页
细胞膜和细胞核复习上_第4页
细胞膜和细胞核复习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胞膜和细胞核复习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纲内容能力要求2014年高考风向标1.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ⅡⅡⅡ以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为主线,以非选择题形式综合考查与细胞呼吸、光合作用、遗传、细胞分裂等有关的知识点(1)19世纪末,欧文顿根据脂溶性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2)20世纪初,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3)1925年,荷兰科学家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4)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推测脂质两边各覆盖着蛋白质。(5)

2、1959年,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6)1970年,人鼠细胞杂交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7)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一、生物膜的探索历程:二、细胞膜的制备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选材:①无和众多,易制得纯净的细胞膜。②无,细胞易吸水涨破。细胞核细胞器细胞壁步骤:三、细胞膜的成分(1)不同细胞的细胞膜中各组分的含量不同,这与细胞的功能有关,如功能复杂的膜

3、中,蛋白质数量多。(2)细胞膜的组分也会发生变化,如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含量下降,有的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3)糖类主要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关。特别提醒:四.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一)基本内容: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其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3、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可以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可以和脂质结合形成糖脂。(二)组成成分及其在膜的分布1、原

4、因: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2、表现: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细胞融合、胞吞、胞吐及载体对相应物质的转运等。3、影响因素:主要受温度影响,适当温度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升高,膜的流动性增强,但温度高出一定范围,则导致膜的破坏。4、实例:(1)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2)变形虫捕食和运动时伪足的形成;(3)白细胞吞噬细菌;(4)胞吞与胞吐;(5)受精时细胞的融合过程;(6)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裂过程;(7)细胞杂交时的细胞融合(如人鼠细胞融合)。(三)结构特点——流动性1、表现: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的选择性吸

5、收,神经细胞对K+的吸收和对Na+的排出,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小肠的吸收等。2、原因:遗传性决定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从而也决定了选择性。(四)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五)细胞膜的功能特别提醒:植物细胞壁不是植物细胞的边界。(六)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流动性与选择透过性都是对细胞膜的描述,但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流动性是细胞膜结构方面的特性,选择透过性体现了细胞膜功能方面的特性,主动运输能充分说明选择透过性。2、联系:细胞膜的流动性是表现其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因为只有细胞膜具有

6、流动性,细胞才能完成其各项生理功能,才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相反,如果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细胞可能已经死亡了。1、细胞核的结构染色质2、细胞核的功能(1)细胞核是。(2)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遗传信息库代谢和遗传3、细胞核功能的实验分析实验内容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实验分析两种美西螈细胞核移植美西螈皮肤颜色遗传是由细胞核控制的该实验无对照组,可将白色美西螈胚胎细胞核移植到黑色美西螈去核卵细胞形成重组细胞进行培养作为对照实验内容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实验分析横缢蝾螈受精卵蝾螈的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由细胞核控制的该实验既有相互对照

7、,又有自身对照变形虫的分裂、生长、再生、应激性是由细胞核控制的该实验既有相互对照,又有自身对照将变形虫切成两半伞藻核移植实验可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的作用,从而证明是细胞核控制伞藻“帽”的形状伞藻“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1)伞藻嫁接实验过程:(2)伞藻核移植实验过程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分析实验结论实验过程实验内容探究细胞膜组成成分和功能的实验设计1.细胞膜组成成分的实验设计细胞膜成分磷脂蛋白质鉴定试剂(方法)结果①脂溶剂处理②磷脂酶处理细胞膜被溶解细胞膜被破坏③脂溶性物质透过实验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①双缩脲试剂②蛋

8、白酶处理紫色细胞膜被破坏2.细胞膜结构及结构特点的探究(1)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鉴定:提取细胞膜结构中磷脂分子,铺在水面上,测磷脂占有面积,与细胞膜面积对比分析。(2)细胞膜流动性的鉴定:①方法:荧光蛋白标记法。②思路:取A、B两种动物细胞,分别用红、绿荧光染料标记两种动物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进行融合实验,观察在细胞融合过程中两种颜色的荧光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情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