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监测讲解

体质监测讲解

ID:40759015

大小:22.1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7

体质监测讲解_第1页
体质监测讲解_第2页
体质监测讲解_第3页
体质监测讲解_第4页
体质监测讲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体质监测讲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今天的测试包括身体素质测试和亚健康测试,是我们国家体育总局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开展的标准的测试内容和指标。不同于医院的健康查体,我们今天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试,结合性别、年龄和运动经历,可了解我们受试者身体素质、健康水平(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和机能状态,为受试者提供全方位健康干预手段,包括运动处方、膳食处方、运动营养处方等。身体素质测试:包括身高、体重、握力、反应时等,主要测试人体的力量、速度、协调性等。握力测试的是反映人体前臂和手部肌肉力量。选择反应时测试的是反映人体神经与肌肉系统的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坐位体前屈测试

2、的是人体柔韧性的能力。俯卧撑测试反映的是人体上肢、肩背部肌肉力量及维持工作能力。纵跳测试的是反映人体爆发力的能力。闭眼单腿站立测试的是反映人体平衡的能力。肺活量测试反映的是人体肺的容积和扩张能力。1分钟仰卧起坐测试的是人体腰腹部肌肉的力量及持续工作能力。身体成分测试:人体由水分、蛋白质、无机盐、脂肪等成分构成,体成分测试能够同时显示人体各项成分的质量(kg)和相应的标准值,从而帮助受试者了解身体成分是否达到平衡,以及与标准值的差距等。身体成分的不均衡将会导致肥胖、营养不良、骨质疏松、浮肿,使人体的健康亮起红灯。腰臀

3、比(WHR):腰围和臀围的比值,男性0.75-0.85,女性0.70-0.80,如超出则被视为腹部肥胖。所谓“含水量”就是体液,体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电解质。肌组织含水量较多(75%-80%),而脂肪组织含水量较少(10%-30%)。通常男性的体脂含量少于女性,因此成年男性的体液量约为体重的60%,而成年女性的体液量约占体重的50%,体液可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大部分。细胞内液绝大部分存在于骨骼肌中,男性约占体重的40%,女性的肌肉不如男性发达,故细胞内液约为体重的35%。细胞外液在男性和女性均为体重的20%。细胞

4、外液又分为血液和组织间液。血浆量约占体重的5%,组织液约占体重的15%。当然,绝大部分的组织液能迅速地与血管内的血液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并得到平衡人体内的水可分为细胞内液(Intracellular—Fluid)和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Fluid)。正常状态下人体的细胞内液(ICF)和细胞外液(ECF)的比例保持2:1。这些体液占体重的50~60%,是体内所占分额最大的成分,作为载体它为细胞提供营养和氧气,并将二氧化碳和体内垃圾溶在水里送到人体的各器官进行化学处理。体液在好几个方面维持着均衡,细胞内占

5、2/3,细胞外占1/3,这一分布比例非常稳定。  但是,如果新陈代谢出了问题的话,就会出现浮肿或脱水现象,原来的水分分布将失去均衡。一般来讲,出现这种现象时细胞外液的变化更为明显。换言之,出现浮肿时虽然细胞内液会有所增加,但细胞外液的增幅会非常大,以致在体液总量中扩大细胞外液的比例。同样道理,脱水时细胞外液的减少量比细胞内液大得多。这是由于从维持生命的角度上看,细胞内液更为重要。各种疾病会扰乱正常的分布,可使细胞外液增多,出现浮肿。例如,造成肌肉萎缩的老年性疾病和慢性疾病患者,从表面上看不出浮肿来,但人体内的细胞外

6、液也会相对增多,可出现营养缺乏型浮肿。糖尿病风险评估:糖尿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数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显著增加。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以血中葡萄糖水平长期增高为基本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因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代谢异常。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血管、心脏、神经、肾脏、眼等组织器官的慢性并发症。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多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破坏、骨的脆性增加

7、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发病多缓慢,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生化检查基本正常。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钙的缺乏是被大家公认的因素。发病原因:1、内分泌因素2、遗传因素3、生活方式:户外运动少,大量吸烟、饮酒,和浓茶、浓咖啡等。干预方式:多做户外运动,多食用含钙量高的食物,戒烟酒,少喝浓茶、咖啡。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可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

8、期加重、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引起动脉硬化的病因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高脂血症、抽烟。其他诸如肥胖、糖尿病、运动不足、饮酒、紧张状态、高龄、家族病史、脾气暴躁等都会引起动脉硬化。高压血流长期冲击动脉壁引起动脉内膜机械性损伤造成血脂易在动脉壁沉积形成脂肪斑块并造成动脉硬化狭窄。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主要决定于血管病变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冠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