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内功经》图解

形意拳《内功经》图解

ID:40759742

大小:2.13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8-07

形意拳《内功经》图解_第1页
形意拳《内功经》图解_第2页
形意拳《内功经》图解_第3页
形意拳《内功经》图解_第4页
形意拳《内功经》图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形意拳《内功经》图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形意拳《内功经》图解序形意拳乃内家拳系的一大主流,该拳看似朴实无华,实则内涵极深,如不明拳理,不懂阴阳,不知脉络格式,不晓气窍劲诀,不依法勤练,很难掌握个中奥妙的。在整个修炼过程中,是以《内功经》为总纲,以内劲为统驭,以养气练气为根本,达到内养三宝,外强筋骨,收养生、技击之效。但是,由于《内功经》中种种法象喻言,词句、理论方面的过分古奥难解和虚玄,给研究修炼者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虽然社会上流传版本较多,但注者众说纷纭,各陈其说,多数为望文生义,因而也就难免失之偏颇。功底较浅者去研读,往往是迷之即一切皆妄,悟之则一切皆真,自领自悟,大费周折,造成

2、诸多学练者望之兴叹!鉴于此,敝人遂作下这篇图解释读,以作修读《内功经》时之用。我们在研读《内功经》的时候,应该将全篇经文分作四段,一段接一段地理解透彻后,再下手去修炼,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第一段讲脉络;第二段讲格式;第三段讲气窍;第四段讲劲诀。(原文)内功之传,脉络甚真,不知脉络,勉强用之,无益有损。(领会)这五句经文,实为《内功经》的开头白,就是告诉我们,凡是内功修炼者,入门的首要关键是深切地了解人体脉络及归属走向;如果说对脉络一点都不了解,或是一知半解者,去盲目修炼内功,这样,不但对练功没有收益,空费时光,而且还会对人体本身有损害。

3、什么是脉络呢?(见图1内经图)。图1从原文的本身来看,脉络涵盖有“方法”的意思;也就是说,内功是一套极为严密的人体机能再造工程,方式方法极为细致而完备。近代学术界均将“脉络”二字误以为是“经络”,这种理解不知误导了多少人!其实“内功”的修炼,不仅仅是修经络,而且是从五脏六腑到精气神,进入髓的修炼,经络只是通达表里的媒介,不能作为“内功”的重点对象,如果我们先将“经络”作一详细的了解之后,更可对“脉络”一词及后面的经文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经络”,即是人体气血运行、神经、信息互为联系的道路。“经”象征径路的无所不通;“络”像网络似的错综连接。

4、它们以脏腑为主宰,分布于周身,通达表里,贯彻上下,互相联系而成为有机的整体,并且组成各有所属的系统。人体有脏腑,脏是心、心包络、肝、脾、肺、肾;腑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共为十二个脏腑。每个脏腑器官,各联系一经,共有十二经脉,统率着若干络脉,布满全身。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所经过联络的通路,在正干的是经,在旁支的是络。因有经络,所以气血才能营养和保卫全身,贯彻上下,通达表里,运行不息。古人认为“脏”能储藏人体内一切精微物质,属“阴”;“腑”能进行消化、传导、排泄的活动,属阳。十二经各随所属的脏腑,自然也就有“阴经”和“阳经”的分别。十二

5、经虽然在各脏腑为首的系统下各有所属,然而其行径则是往返循环,周而复始的。十二经所以能够互相衔接,完整统一,主要是依靠经脉的传注。十二经的始终,是手三阴都从身内侧的胸部起,循行臂内侧至手指末梢,入手三阳经。三阳经由手指的外侧起,循臂外侧行至头部入足三阳经。再由头循背部(督脉),至腿的外侧,至脚趾,入足三阴经。由足趾起,循踝内侧上行,至腹部,前胸(任脉),而终入手三阴,再入手三阳、足三阳、足三阴,如此循环,流注不息。图2十二经的具体循行线路1、手太阴肺经(图2)。起于中焦胃部,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胃的贲门部,上贯串横膈膜,分属肺脏,从气管、喉咙部横

6、出腋下,下向肘中,沿前臂内侧桡侧缘,入腕后桡动脉部,沿大鱼际的边缘,出拇指的外侧端。其支脉,从腕后走食指横侧缘,达尖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图3)图32、手阳明大肠经。起自食指末端,沿食指背侧桡侧缘,上出第一、二掌骨之间,入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的凹陷处,沿下臂背侧桡侧缘,至肘外侧,再经上臂外侧前缘,上肩出肩峰前缘,上出颈部脊椎骨之大椎,返向下入锁骨上窝,络于肺脏,通贯横膈,入属大肠。其支脉,从锁骨上窝上行颈部,通过面颊,入下齿槽,回绕至上唇,交会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上行夹鼻孔旁侧,与足阳明胃经相接(图4)。图43、足阳明胃经。起于鼻

7、翼两侧,上行交会于鼻根凹陷部,旁纳交会足太阳经,下沿鼻外侧入上齿槽,复出绕口唇,交叉于颏唇沟中点处。再向后沿颏后下缘,出下颌角大迎处,沿下颌角颊车,上行耳,经过上关,沿发际到额颅;面部支脉从大迎前下走入迎,沿喉咙入锁骨上窝,过膈膜,入属胃腑,联络脾脏;直行脉从胃的下口幽门部,经腹里下至腹股沟部;与前支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髀关,直达伏兔,下至膝髌中,沿胫骨前外侧至足跗,入足第二、三趾之间;胫部支脉从膝下三寸,另走第三趾外侧;足跗部支脉,从足背分出,走入足大趾内侧端,与足太阴脾经相接(图5)。图54、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尖端,沿足大趾胫侧赤白内际

8、,经过第一趾骨小头,上行足内踝前方,再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面,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经膝股内侧前缘,直抵腹内,入属脾脏,联络胃腑,过横膈,夹行咽喉食管部,连舌根,散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