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钻井液体系在孤北古2井的应用

不同钻井液体系在孤北古2井的应用

ID:40764272

大小:3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07

不同钻井液体系在孤北古2井的应用_第1页
不同钻井液体系在孤北古2井的应用_第2页
不同钻井液体系在孤北古2井的应用_第3页
不同钻井液体系在孤北古2井的应用_第4页
不同钻井液体系在孤北古2井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钻井液体系在孤北古2井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钻井液体系在孤北古2井的应用摘要:孤北古2井是胜利油田一口重点预探井,设计井深4800米。其地理构造属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孤北断裂带潜山构造,钻探目的是勘探下古生界油藏。钻井过程中,由于地层比较复杂,易发生糊壁、掉块、垮塌、气侵、井漏等复杂情况,引起长井段划眼、卡钻等复杂事故。针对该井不同井段的实际情况,分段采取了不同的钻井液体系及相应的维护手段和处理措施。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套钻井液体系解决了泥岩的坍塌和糊壁、泥页岩的剥落掉块、煤层、断层的垮塌以及油气侵、水泥侵等复杂情况,克服了井底高温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及深井段低排量的悬

2、浮携岩问题,较好地保护了油气层,满足了钻井施工的需求。关键词:不同钻井液;应用1地质工程简况1.1地质概况孤北古2井上部地层成岩性差,蒙脱石、伊利石混层含量高,遇水易水化分散,造浆严重;中部地层是泥页岩层理发育,遇水极易水化膨胀、崩塌掉块,中下部地层断层、气层、煤层、油层交错复杂,极易发生地层垮塌和油气侵。其地层岩性特征:平原组(0~330m)棕黄色粘土及疏松砂岩;明化镇组(~1160m)泥岩、泥质砂岩和粉砂岩混层;管陶组(~1950m)泥岩、砂岩混层夹黑色玄武岩;东营组(~2320m)灰绿色泥岩、灰质泥岩、油泥岩夹砂岩;沙河

3、街组(~3000m)泥岩、油泥岩夹粉沙岩、白云岩及砾石层;而且高压油气层段较多;中生界(3450m)杂色泥岩、硬砂岩、砾岩、安山岩;石炭-二迭系(4000m)泥岩、砂岩互层夹煤层和碳质泥岩,油气上窜火跃;奥陶系(~4500m)灰岩、白云岩为主夹泥岩;寒武系(~4800m)灰岩、白云质灰岩。1.2工程简况孤北古2井一开使用φ444.5mm钻头钻至井深355m,下入φ339.7mm的表层套管。二开使用φ311.2mm钻头钻至井深3036m,下入φ244.5mm的技术套管。三开使用φ215.9mm钻头钻至井深4000m,下入φ177

4、.8mm的技术套管。四开使用φ152.4mm钻头,钻至井深4800m左右裸眼完井。2现场实验及体系优选经过室内和现场多次实验,本井钻井液体系及配方优选如下,(1)上部聚合物抑制体系,其配方为:5%般土+0.3%naoh+0.3%na2co3+0.5%pam+0.7%nh4hpan+0.5%-0.7%sj-1;(2)中部聚合物硅醇抗盐防塌体系,原浆+0.3%pam+1%-2%sj-1+2%-3%k-osam+2%-3%sfw+2%-3%zx-2+1%-2%cfh;(3)下部采取硅氟聚磺体系,配方:(2)配方+3%-5%smp-1

5、+2%-3%sfw+2%-3%zx-2+2%cfh。3现场应用该井复杂情况有四点:1400-2500m为大段软泥层,易糊井壁;3000-4000m井壁稳定问题,尤其3450-4000m井段,泥页岩剥落掉块,煤层、断层垮塌严重,而且所加助剂受到限制;钻井液密度要求低(1.07-1.10g/cm3);高温稳定性及携岩问题。(1)一开(0-355m):岩性主要是灰黄色粘土和疏松的砂岩,胶结性差,井眼大钻速快。配般土浆100方,清水开钻,采用双泵大排量混浆钻进,钻至353m,充分循环钻井液,用已配好的cmc稠钻井液一次性替入井里,下导

6、管及固井顺利。(2)二开(355-3036m)的施工:该井段是近2700m之长9英寸半的裸眼井段,穿越了明化镇组、管陶组、东营组和沙河街组四套地层岩性,井眼大、地层较复杂,本井段上部钻采取聚合物抑制钻井液体系,其体系配方为:5%般土+0.3%naoh+0.3%na2co3+0.5%pam+0.7%nh4hpan+1%k-osam+1%rt-1;本井段下部逐渐转化为聚合物硅醇抗盐防塌钻井液体系,其体系配方是:原浆+0.3%pam+3%-5%sj-1+2%-3%pa-1+2%-3%zx-2+1%-2%cfh+2%-3%k-osam

7、。①明化镇组、东营组到沙二段(1400-2500m)。先将基浆加混合胶液稀释至密度为1.10g/cm3左右,按配方进行予处理,并充分循环,使钻井液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后开钻。1400-2500m为大段软泥层,易糊井壁。1200m改小循环钻进(过早,钻后而知1700m改小循环钻进较合适)。对此我们采取了“三低”(即:低固相、低密度、低粘切)钻井液体系,并按钻井液配方和井下实际情况对钻井液进行认真处理和细心维护,使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抑制性、流动性和护壁防塌能力,进而钻过软泥岩井段。②沙二、沙三段(2500-3036m)。将上述钻井液体系

8、逐渐转化为聚合物硅醇防塌体系。认真调整细心维护,使钻井液密度由1.15g/cm3逐渐提高到1.23g/cm3,ph值保持到9个左右,漏斗粘度在50s左右,中压失水不大于10ml。pa-1、k-osam实现护壁防塌,聚合醇(cfh)实现润滑防卡,保证了钻井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此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