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突破演绎推理

专项突破演绎推理

ID:40764805

大小:166.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8-07

专项突破演绎推理_第1页
专项突破演绎推理_第2页
专项突破演绎推理_第3页
专项突破演绎推理_第4页
专项突破演绎推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项突破演绎推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项突破:演绎推理一、演绎推理题型分析  我们先来看一下北京社招公务员考试的样题:  【例题】某厂有五种产品:甲、乙、丙、丁、戊。它们的年销售额之间的关系为:丙没有丁高,甲没有乙高,戊不比丁低,而乙不如丙高。  请问,哪种产品的年销售额最高?  A.甲B.乙  C.丁D.戊  【解析】从所给条件可以知道:戊>丁>丙,乙>甲。因此,正确答案为D。  从以上例题可以看出演绎推理是指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出一个答案。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北京社招一般考10题。 

2、 演绎推理是逻辑推理的一种,公务员考试的演绎推理题目多数从GRE/GMAT/LSAT题目演化而来,相当部分是进行了直接翻译,所以凡是学习过上述三种考试的同学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公务员考试的演绎推理题目。  二、演绎推理的解题原则和步骤  一)解题原则  1.头脑空白原则:排除杂念,只跟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推理;  2.假设真原则:题目说的就是真的;  3.不需要充分性原则:答案不一定必然,不要太较真,支持并不是说要证明论点一定对;削弱也不一定要说明论点一定错;解释也不一定要求一定可以导致结果。  二)解题步骤  1.首先看问题,根据题目问法对题目进行分类,进一步确定

3、读题的重点和做题的方法;  2.其次读文章,不同类型的问题阅读重点不同;  3.最后选答案,迅速去掉明显不正确的,找出或者预测出正确的。四、演绎推理的总体解题策略和方法  一)总体解题策略  1、紧扣题干内容,不要对题中陈述的事实提出任何怀疑,不要被与题中陈述不一致的常理所干扰。试题中所给的陈述有的合乎常理,有的可能不太合乎常理。但你心中必须明确,这段陈述在此次考试中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考生不能对试题所陈述的事实的正误提出怀疑,也不能自作聪明地以自己具备的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推理,得出答案,而完全忽视试题中所陈述的事实。  2、依靠形式逻辑有关推论法则严格推理,

4、注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演绎推理题中,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性的联系,结论不能超出前提所界定的范围。因此,在解答此种试题时,必须紧扣题干部分陈述的内容,正确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必须注意的是,此类试题的备选答案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即各个选项几乎都是有道理的,但有道理并不等于与这段陈述直接相关。正确的答案应与陈述直接有关,即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3、必要时,可以在草稿纸上用你自己设计的符号来表示推论过程,帮助你记住一些重要信息和推出正确结论。  二)总体解题方法  1、排除法  实际上在解答每一道逻辑试题时都可以试着运用排除法。  2、代入法  3、列

5、表法 四、计算法五、演绎推理基础理论和题型讲解  (一)矛盾关系的推理  矛盾关系是指两个语句或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不能同真,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真时,另一个命题必假;不能同假,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假时,另一个命题必真。例如,“我们单位所有职工都买了保险”与“我们单位有些职工没有买保险”之间是矛盾关系,“我们单位所有职工都没有买保险”与“我们单位有些职工买了保险”之间也是矛盾关系,“张云是总经理”与“张云不是总经理”之间也具有矛盾关系。  根据直言命题之间的矛盾关系必有一真,必有一假,我们可以求解一些问题。  (二)三段论  三段论

6、就是指由三个命题构成的推理。具体说来,三段论是由包含着一个共同因素(逻辑中介)的两个命题推出一个新的命题的推理。  (三)条件关系推理  条件关系主要有三种,即充分条件关系、必要条件关系和充要条件关系。三种条件关系可以分别表达为:  充分条件:有之必然,无之未必不然  必要条件: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  与上述条件关系相对应,就有相应的条件关系命题,即充分条件命题、必要条件命题和充要条件命题。在条件命题中,表示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的部分称为前件,表示依赖条件而存在的部分称为后件。充分条件命题只要在前件为真,并且后件为假时才是假的,其他情况下都是真的。在日常语言中,“如

7、果…就…”、“有…就有…”、“倘若…就…”、“哪里有…哪里就有…”、“一旦…就”、“假若…则…”、“只要…就…”等联结词都能表达充分条件命题。必要条件命题只有在前件为假并且后件为真时才是假的,其他情况下都是真的。在日常语言中,“没有…就没有…”、“不…不…”、“除非…不…”、“除非…才…”、“除非…否则不…”、“如果不…那么不…”等联结词都能表达必要条件命题。  (四)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以个别性知识为前提而推出一般性知识为结论的推理。根据前提中是否考察了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可以将归纳推理分成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事物中每一对象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