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论文

中国古代史论文

ID:40770149

大小:9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07

中国古代史论文_第1页
中国古代史论文_第2页
中国古代史论文_第3页
中国古代史论文_第4页
中国古代史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史论文题目:一股活跃而有限的力量---刘宋时期的寒人姓名:王晓峰学号:00821011院系:历史学系年级:08级大一中国古代史论文一股活跃而有限的力量---刘宋时期的寒人【论文摘要】士阶层在中华历史舞台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魏晋时期的士族门阀政治中,世家大族更是充当着同皇权共治天下的角色,但是到了南朝之初的刘宋时期世家大族虽然仍然占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士族门阀政治在此时已经结束。这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刘宋时期由于统治者加强皇权的需要以及世家大族的腐朽,使得寒人、寒门在南朝活跃起来,并且出现“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赵翼:《二十二史札记

2、》,中华书局,2008年,第125页。的现象,他们在政治、军事上掌握一定程度的重权,活跃于政治舞台。但是他们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士族门阀观念的沿承以及士族的压制,使得他们只能构成一股有限的力量,我们不能过分夸大他们的作用。【关键词】刘宋;寒人;典掌机要;门阀观念;有限的力量。寒人的活跃,成为刘宋时期政治的重要特点,了解寒人的地位作用对于研究南朝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前人对于此有着丰富的研究,田余庆先生指出南朝时期门阀士族让出了统治权。次等士族胜利了,但还要把门阀士族供奉在庙堂之上。田余庆:《东晋门阀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祝总

3、斌先生指出东晋末至南朝前期,高门士族变得腐朽并丧失了实权,而低级士族即寒人、寒门通过军功取得九品以上的高官位,但总的来说这一类人政治影响还不大。祝总斌:《门阀政治》收入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一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日本学者川胜义雄则指出寒门武人在刘宋时期在军事上摆脱了贵族的统御,拥有了与士族拮抗的力量。川胜义雄著、,徐谷芃李济沧译《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唐长孺先生专门研究了南朝寒人的兴起。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六朝史》一书也提到庶族寒门政治社会地位低下,受世家大族压

4、制,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他们也以各种方式混入士族,士庶界限被打破。张承宗、田泽滨、何荣昌:《六朝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王仲荦先生指出,世家大族和寒门将帅这两种势力,在统治阶级内部互相消长。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毛汉光-12-中国古代史论文先生在探讨中古士族性质之演变时也曾提出到了东晋南朝士族逐渐退出了军事历史舞台。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陈寅恪先生从官制角度看到,南朝,高门仍做大官,寒族做小官。君主为与贵族争权,在同一个系统中,把重权寄给原系微不足道的小官。陈寅恪,《魏晋

5、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对于官制,高敏先生系统考察了南朝典签制度,包括其渊源、典签的类别、职权、性质、特点和历史作用,对于寒人如何在南朝掌权有细致阐述。高敏:《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祝总斌先生也曾考察过南朝的三公制度以及尚书省、门下省的职权变化,其中涉及寒门在官职上的情况。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阎步克先生研究了南北朝的“清浊”观念的异同,涉及了寒人大多只能做“浊官”的现实。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位阶制度研究》,中华书

6、局,2002年。李琼英女士探讨了寒人在刘宋宗室内乱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同时强调不能过分夸大寒人的力量。李琼英,《论寒人在刘宋宗室内乱中的地位和作用》,《许昌学院学报》,第25卷第1期,2006年。夏毅辉先生从心理学角度提出南朝寒人心理很不成熟,难以形成政治心理上的群体整合。夏毅辉,《未及整合的政治群体----南朝寒门、寒人入政心态剖析》,《许昌学院学报》,第22卷第一期,2003年。王铿先生则提出南朝寒人掌权只是特殊条件下发生的,可以说是一种偶然。王铿,《论南朝宋齐时期的“寒人掌机典要”与“士庶之隔”》,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北京大学历史系,1992。

7、一、寒人典掌机要一般认为,士人出现在战国时期,《说文解字》中说:“士,事也。”段玉裁注曰:引申之,凡能事其事者称士。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第20页.《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载:“为士人时,则一般特指具有较高封建文化素养,从事精神活动的知识分子”,《中国大百科全书》,卷八,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第4392页。而士族则形成于魏晋时代,“九品中正制是为士族服务的,通过这种制度保证士族在政治上的世袭特权”。唐长孺:《士族的形成和升降》,收入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3页。发展到了东晋时

8、期,则出现“王与马,共天下”房玄龄:《晋书》卷九十八王敦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554页。的士族门阀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