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经典导读全套

中文经典导读全套

ID:40774247

大小:4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7

中文经典导读全套_第1页
中文经典导读全套_第2页
中文经典导读全套_第3页
中文经典导读全套_第4页
中文经典导读全套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文经典导读全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文经典导读全套》是王财贵教授亲自编订的经典诵读系列教材,共包含如下经典:《学庸论语》《老子庄子选》《孟子》《易经》《诗经》《唐诗三百首》《尚书》全选《中医养生启蒙》《孝弟三百千》什么是国学张岱年说:“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旧版《辞源》上说:“国学,一国固有之学术也。”此说虽简短朴实,然而却说到了点子上。  国学这一名词,是近百年才有的新名词。这一名词所包括的学术,兼容固有的中国传统学术,也包括现代有关我国人文的学术研究。国学之名,起于清末民初。20世纪初,章太炎著《国故论衡》,将国学认同于国故。他又做过《国学概论》的讲演,

2、是国学的代表作。所谓“国学”即中国学术之意。  辛亥革命前,章太炎在日本主编《民报》时,就举办过国学讲演会、国学振新社,并为设在上海的国学保存会主办的《国粹学报》撰文。  章太炎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是不亦视前世为尤岌岌乎?”  邓实给“国学”下定义说:“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

3、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而俱来,因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也。”  汤志钧对此作了进一步阐释,“国学”为一国固有之学,爱国就要爱一国之学的国学。中国是有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国家,《史记》记录了自从黄帝以来的历史,成为中国民族的象征。此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历代相传,至孔子而集国学之大成。这种传统思想文化,也就是所谓“国学”。国学不同于西方文化,实际上是我国汉族之学,故名之日:“汉学”。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但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它又部分地吸收各少数民

4、族如蒙、满、藏、回、苗的文化,他们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国学积五千年文化传统,吸取一切外来文化,形成了中华文化传统,中华民族的学术。  与国学相当的名词,还有国粹与国故。  国粹有夸大中国学术乃完全精粹之意,又有选择精粹抛弃其他的意思,故有人认为用国粹不妥,这才改名为国故。  国故即本国文献的意思。不论精粹不精粹,过去的文献总是可宝贵的史料,皆可人国故范围,但国故只能代表研究对象,而不代表研究这种对象的学问。故有人改称其为国故学。胡适1923年在《国学季刊·发刊词宣言》中说:“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国故’包

5、含‘国粹’,但它又包含‘国渣’。‘国故学’的使命是整理中国一切文化历史。”曹聚仁对此有比较明确的定义:“国学者,中华民族以文字所表达之结晶思想,用合理的、组织的、系统的方式记载其生灭,分析其性质,罗列其表现形式,考察其因果关系者也。简言之,国学者,以我国固有学术为研究之对象,而以科学方法处理之,使成为一种科学者也。”  因此可以这么说,国学就是中国自己本土发生的,有着中国特色的许多学问,这些学问不是在中西文化沟通以后才产生出来的,而是在东西文化未沟通前就早巳传承的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明与中国学问。  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

6、、西学对中学的冲击和刺激,为了有别于西学,于是提出了“国学”这个概念,因此可以这么说,国学是在与西学相对立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是有别于西学的代表中国本土的文化。  但是,国学并非传统学术的简单延续,而是中国学术在近代西学影响下,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渡形态。  胡道静说:“如果以对国学的态度、提倡国学的目的为标准,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视国学为立国之本、民族之魂,认为国学的兴衰,关系着中华学术之前途和国家民族之命运;另一派则认为国学是国故学的缩写,是一门研究中国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历史上的一切,都属于国学研究的范围。”  近代学者许

7、之衡提出:“今之所歉于孔子者,以其无尚武主义也,无国家主义也。夫尚武主义著于《儒行》,国家主义著于《春秋》,穷而绎之,皆有理论可寻,安在其不足为国魂乎?”“国魂者,源于国学者也。国学苟灭,国魂奚存?而国学又出于孔子者也。孔子以前,虽有国学,孔子以后,国学尤繁,然皆汇源于孔子,沿流于孔子,孔子诚国学之大成也。倡国魂而保国学者,又曷能忘孔子哉!”  邓实则进一步将诸子之学提升到与孔子之学并立的高度,从而扩大了国学的范围。他说:“夫自国之人,无不爱其自国之学,孔子之学固国学,而诸子之学亦国学也。”  当代学者赵吉惠说:“在当时,国学的使

8、命是迎接西学的冲击与挑战。有一批学者强调国学,具有鲜明的国家观念、民族意识以及民族文化本位精神,这是值得赞许的。”  中国学术称中华国学,比较恰当。西方人研究汉学,即研究中国学,是把它当作古董来研究的,和研究古埃及一样。中国文化从周秦以来就绵延不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