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文景观介绍

中国地文景观介绍

ID:40776682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7

中国地文景观介绍_第1页
中国地文景观介绍_第2页
中国地文景观介绍_第3页
中国地文景观介绍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地文景观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地文景观介绍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沿岸,大多处在中纬度地带,南北延伸5500公里,跨纬度约50度;东西距离5200公里,跨经度将近62度。地质地貌复杂多样,干差万别,不论是名山、胜水、峡谷、洞穴,还是江河、湖泊、飞瀑、流泉,都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地表各种地文景观的形成和演变,直接受地层和岩石、地质构造、地质动力等因素的影响与控制。地文景观主要是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地球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形成的。它包括山岳形胜、喀斯特地貌、风沙地貌、黄土地貌、海岸地貌、特异地貌、地质现象等类型,具有重要的地文科学价值。l、山岳形胜

2、在所有的地文景观类型中,最吸引旅游者的是多样的山地景观。名山是山地中一种独特的地理实体,也是富有综合美的自然景观实体,多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富有雄、奇、险、秀、幽、旷等美学形象特征。名山既是历史文化遗存,又是自然的产物,除了作为旅游观赏、文化教育的场所,是科学研究和普及知识的“户外博物馆”,还是具有科学价值的宝贵遗产。我国名山大川众多,其中,黄山、华山、衡山、崂山、祁连山、庐山、泰山、九华山、安徽天柱山、甘肃贺兰山、浙江天台山是花岗岩形成的山体,一般主峰突出,山岩陡峭险峻,气势宏伟,多奇峰、深壑、怪石、奇峰异峦、形成千姿百态

3、的天然岩石造。此外,如厦门鼓浪屿的万石山、浙江普陀山、海南天涯海角和鹿回头等都是属花岗岩名丘。浙江雁荡山、天目山,杭州西湖的孤山和宝石山等属于流纹岩山峦,造型丰富逼真,而且在不同时间、从不同角度观看,常常会呈现出不同形象,有变幻之妙。比如,雁荡山中著名的灵峰,可变幻成双手相合、雄鹰展翅、夫妻幽会等形象,故又有合掌峰、雄鹰峰、夫妻峰等名称;因为同样的原因,其大剪刀峰,又有一支香、一支笔、一帆峰、天柱峰等名称,因此,雁荡山也有“造型地貌博物馆”之称。砂岩一般化学性质稳定,抗风化力较强,又易于雕凿,也常是摩崖石刻的优先选材选址区,

4、如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岗石刻、南京栖霞山千佛洞石窟等,都是以砂岩为物质基础的。另外,砂岩结合当地其他自然条件,可以塑造出各种造型景观。如新疆吐鲁番的火焰山就是由红色砂岩构成。红色砂砾岩等形成的赤壁丹崖的地貌称为“丹霞地貌”。如广东丹霞山、福建武夷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等,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中国广东省韶关市东北部,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科普旅游和教学实习基地。2、喀斯特地貌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为我国的旅游业带来无限生机,并且我国喀斯特地貌类型性多样,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宝贵财富。我国的喀斯特

5、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地区。中国南方喀斯特由云南石林的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贵州荔波的锥状喀斯特(峰林)、重庆武隆的以天生桥、地缝、天坑群等为代表的立体喀斯特共同组成。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经过审议,同意将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和重庆武隆“捆绑”申报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我国主要的喀斯特景区有云南路南石林风景区、荔波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武隆天生三桥、芙蓉洞、后坪天坑三大世界自然遗产景区、桂林山水和阳朔风光、广东肇庆七星岩七座石灰岩山峰、黄果树瀑布景区、盲谷原始森林

6、紫云格凸河、织金洞风景名胜、九寨沟、黄龙风景区溶等。3、风沙地貌风沙地貌包括风蚀地貌(包括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垄槽、风蚀城堡等)和风沙地貌(风沙堆积作用形成的沙丘和戈壁)。风沙作用以干旱地区最为活跃,主要分布在北纬35度至56度之间的内陆盆地、高原,形成了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到松嫩平原西部,东西长450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的沙漠带,广布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从青海的鱼卡向西通往南疆的公路沿途非常荒凉,在南八仙到一里平公路道班之间都可以看到“雅丹地貌”,是西北内陆的最大一片“雅丹地貌”分布区,但新疆的雅丹地貌分布最多,以

7、罗布泊西北楼兰附近最典型。沙漠和风蚀地区虽然气候严酷,但也是有潜力发展旅游的地区。浩瀚的沙漠、沙漠绿洲、风蚀城堡、风蚀蘑菇、响沙等形形色色的风沙地貌都是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内容。游客在这里游览沙漠、戈壁、峡谷、胡杨,研究岩画、古生物化石、宗教文化,在休闲度假的同时接受生动的科普教育。我国主要的风沙地貌景区有新疆乌尔禾风蚀地貌、中国敦煌月牙泉的鸣沙山、宁夏中卫的沙坡头、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罗布泊和古楼兰雅丹地貌等。4、黄土地貌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黄土地貌景观主要有地势平缓的黄土塬、长条状的

8、黄土粱和支离破碎的黄土峁等地貌。其范围北起阴山山麓,东北至松辽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前,西北至天山、昆仑山山麓,南达长江中、下游流域,面积约63万平方公里。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集中,占中国黄土面积的72.4%。一般厚50---200米,发育了世界上最典型的黄土地貌,主要是由风力从西北广大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