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三次语文周练

八年级上第三次语文周练

ID:40783592

大小:1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7

八年级上第三次语文周练_第1页
八年级上第三次语文周练_第2页
八年级上第三次语文周练_第3页
八年级上第三次语文周练_第4页
八年级上第三次语文周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第三次语文周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三次学生自主练习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一.积累也与语言运用(20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4分)Yān()红蹊跷()踉跄()蔫()巴2、古诗文默写。(8分)①,大渡桥横铁索寒。②落红不是无情物,。③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的诗句是:“,”,从中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④陆游在《十一

2、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直接表现其爱国思想情怀的诗句是“,。”⑤《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明作者文天祥以死明志的两句诗是:“,。”3、请写出两句有关赞美亲情的诗句或名言。(2分)①②4、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一个与前面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2分)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5、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对下面的这段文字与标点进行修改(不得超过6处),使文句表达更加准确流畅。(4分)(1)换用号:(2)增补号:(3)删除号:(4)调位号:老作家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便引起了许多人的思考。这五本薄薄的小册子,誉为“说真话的大书”,由其是这位老人,在读了卢梭的

3、“忏悔录”后,更是向世人发出了一个既严肃又深刻的问题:人们有没有勇气跪倒在自己面前。大概没有一个人敢保证,自己在以往从前的日子里能始终做到表里如一。哪一个人未曾说过假话呢?哪一个国家没有因为种种原因而一渡走了弯路呢?也恰恰是因此有了这一切,才有了勇于忏悔的国家和个人,才有了忏悔与反思后的腾飞。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6——9题(12分)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她感

4、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杨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5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子,试种一下。”接着,她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说:“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卵石铺成的小径,穿过草坪,走到“北海”跟前。真是个细心人呢,

5、她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说,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6.仔细阅读选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作者所踏访的“后花园”的特点。(3分)57.根据选文内容,你觉得文中朋友所说“没出息”应指什么?可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8.选文主要从三个行为来体现友人对故土的依恋,请选择正确一组归纳。()(3分)A.踏访后花园/选买假山石/追忆北海泛舟B.试种枣树/堆叠“北海”

6、/想像荷塘佳景C.踏访后花园/堆叠“北海”/追忆北海泛舟D.试种枣树/选买假山石/追忆北海泛舟9.请根据划线句提供的信息,展开想像描写一段北海荷塘佳景。(100字左右)(4分)(二)阅读《老山界》选段,回答10—14题。(共16分)⑴我们偷了个空儿,跑到前面去。地势渐渐更加陡起来。我们已经超过自己的纵队,跑到“红星”纵队的尾巴上。恰好在转弯地方发现路旁有一间房子,我们就进去歇一下。⑵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去躲起来了。⑶“大嫂,借你这里歇歇脚儿。”⑷“请到里边坐。”她带着些惊惶的神情说。⑸……⑹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捐杂税,谈到广西军阀禁止瑶民信

7、仰自己的宗教,残杀瑶民,谈到她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那女人哭起来了。⑺她说她原来也有过地,但是汉人把他们从自己的地上赶跑了。现在住到这荒山上来,种人家的地,每年要缴特别重的租。她说:“广西的苛捐杂税对瑶民特别重,广西军阀特别欺侮瑶民。你们红军早些来就好了,我们就不会吃这样的苦了。”⑻她拿出仅有的一点米,放在房中间木头架成的一个灶上煮粥。她对我们道歉,说没有多的米,也没有大锅,要不就多煮些给部队吃。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