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新教案

出师表新教案

ID:40786977

大小:299.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8-07

出师表新教案_第1页
出师表新教案_第2页
出师表新教案_第3页
出师表新教案_第4页
出师表新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出师表新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_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课题出师表总课时7(1)授课时间课型新授主备人齐学华授课人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识记生字及和作者及相关文体知识。2.准确划分句子的停顿,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3.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文意。重点准确划分句子的停顿,整体感知文意。导学过程备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2、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二、解读目标三、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诸葛亮(181~234),时蜀汉家、家。字,号,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教师补充:东汉末,他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刘备三顾草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后刘备根据其策略,联孙攻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并占领荆益,建立了蜀汉政权。曹丕代汉后,他建议刘备称帝,并自命任丞相。建兴元年(公元 223)刘

3、样继位,他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论大小,都由他决定。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曾五次出兵攻魏,争得中原。建兴十二年,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葬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传曾革新连弩,能同时发射十箭,又制造“木牛流马”,有利于山地运输。著作有《诸葛亮集》。在文学事业方面,诸葛亮的成就没有他在政治、军事方面那样引人注目,也不能与他的政敌、部下文人集团的21领袖曹操相比肩。然而,诸葛亮的散文,却具有独特的风格:语言恳切,感情诚挚,论事透辟,推理严密,文风平易。《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称诸葛亮的

4、文章“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于当世”,因而也就反驳了“怪亮文采不艳,而诸过于丁宁周至”的评论之非(见《进诸葛亮集表*。陈寿还于《三国志》之外,编辑了一部《诸葛氏集》,总目分24篇,计104112字,并于晋武帝泰始十年(公元27)写表向朝廷推荐(惜此集至宋代即已散佚)。  2.时代背景:《出师表》这篇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其时蜀汉已从猇亭(今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

5、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关于刘备托孤:《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章武(刘备即帝位后的年号)三年(即公元223年)春。先主于永安宫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即阿斗)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勒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关于刘禅:刘备子,小名阿斗。刘备死后他继任蜀汉皇帝,昏庸无能,由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北伐军中,他逐渐信任宦官,朝政腐政。公元263年

6、魏军攻成都,他出降,第二年举家迁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由于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庸碌无张的皇帝,所以后世就把“阿斗”当做昏庸无能的人的代称。四、读书独学,完成预习。1.请学生介绍“表”的有关知识。解题:“表”的一般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有抒情色彩。它是古代奏议的一种,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2.给下列词语注音崩殂疲弊懈怠恢弘涕零遗诏昭示郭攸之费祎咨询以塞忠谏之路陟罚臧否以遗陛下妄自菲薄裨补阙漏行阵和睦猥自枉屈夙夜忧叹庶竭驽钝攘除奸凶斟酌损益以彰其咎咨诹善道五、教师范读课文,然后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要求学生

7、注意难字的读音,要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重音,读得要流畅、沉稳。(朗读提示)例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1(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2.学生朗读课文,方法:自读、指读、齐读。六、结合本课内容进行课堂小结。七、当堂训练:1.填空:(1)表,                   。(2)本文作者是    ,  蜀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