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角的画法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角的画法教学设计

ID:40788738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7

初中数学角的画法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数学角的画法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数学角的画法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中数学角的画法教学设计_第4页
初中数学角的画法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角的画法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角的画法 教学过程一、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设计提问:1.怎样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学生自己通过实例回答)2.怎样画一个角,使它等于56°45′?对于这个问题,先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办法,大多数学生会想到用量角器画.然后再对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进行总结:(1)先画一条射线,对准量角器上的0°线,射线的端点一定要对准0点.(2)量角器中的最小单位是度,分和秒都没有,因此遇到分、秒的问题时要四舍五入.二、画角的和、差、倍、分1.自己动手,画角的和、差、倍、分.每个人都在纸上画两个角的和57°+87°;两个角的差80°-44°.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如下板书:画法:(1)画∠AOB=57°;(2)在∠A

2、OB外部OA一侧画∠AOC=87°;则∠BOC=144°为所求作的角.提问:同学们的画法和老师的写法是否一致?引导学生明确第(2)步为何写出:在∠AOB的外部OA一侧画∠AOC=87°,否则就会画出两种情况.要求学生将两个角的差的画法写出来.2.发散性思维训练(1)给定三个角的度数分别为56°,87°,92°,只进行和或差的一次运算,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角?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也可以个人思考.答案为:143°,179°,148°,5°,31°,36°.(2)如果在上题的条件下,对这三个角进行和或差的两次运算,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角?答案为:235°,51°,123°,61°.3.将一

3、个角n等分讨论:你会将一个角几等分?(用量角器)用量角器可以将一个角任意等分.发散性提问:用两副三角板可以等分角吗?学生经过讨论或者动手实践,就能够得到结论:用两副三角板可以将90°的角进行二等分;三等分;也可以将60°的角二等分;将180°的角三等分;六等分;还可以将30°的角二等分(先作出45°-30°=15°的角).再提问:怎样将150°的角二等分?(答案:先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和60°的角拼成一个150°的角然后再用45°的角和30°的角拼成一个75°的角,有了75°的角就可以将150°的角二等分了.)通过这几道题的训练,学生的积极性会充分调动起来,还会继续思考这类问题,例如,如何将1

4、20°的角四等分,二等分;将75°的角五等分?由于作一个角的n倍与作两个角的和的方法是一样的,这里就不再多讲了.三、运用知识的灵活性训练1.用两种方法作一个角的余角,如图,已知∠α,画出它的余角.方法一,量出∠α=55°,画出∠β=90°-55°=35°,则∠β就是∠α的余角.方法二,画出直角,在它的内部,画出∠α,使∠α的一边与一条直角边重合,则∠β就是∠α的余角.2.用同样的两种方法作出一个角的补角.3.已知一个角,作出它的余角与补角的差.(不用量角器)答案:直角.四、方向角的辨识1.方向角的概念(描述性).如图,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所表示的直线之间的夹角都是直角.射线OA与正北方向

5、的夹角∠α=30°时,叫做北偏东30°.(即北为始边,OA为终边)2.画出下列各角.(1)南偏西20°                                     (2)北偏西60°(3)东南方向                                          (4)西北方向如图.注意方向角的始边为北或南,(3)中的东南方向指的是南偏东45°,(4)中的西北方向指的是北偏西45°.五、总结1.本节课你最感兴趣的知识是什么?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大部分会认为:最感兴趣的知识是用两副三角板进行两个角的和、差的计算.从而得到与众不同的角.认

6、为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两副三角板有这么大的作用.如果学生有了这些认识就应该加以肯定,教师再简单将本节课的知识回顾一遍就可以了.)六、作业1.画出两条直线,它们相交于点O,这时平面上就有了四个角,分别画出它们的角平分线,这四条角平分线将平面也分成了四个角,这四个角的度数是多少?2.利用两副三角板画出一个105°的角,再利用这两副三角板将这个105°的角进行7等分.3.利用两副三角板作出一个60°的角的余角,并作出30°的角的补角.4.利用两副三角板并用两种方法作出一个15°的角.5.用数学语言表示下列图形中的角.如图.(自己填出方向)6.如图,量出下图中的∠1,∠2,∠3,∠4的度数,并计算

7、出∠1与∠2,∠3与∠4的和.板书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