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老板的日常管理手册

一个小老板的日常管理手册

ID:40789400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7

一个小老板的日常管理手册_第1页
一个小老板的日常管理手册_第2页
一个小老板的日常管理手册_第3页
一个小老板的日常管理手册_第4页
资源描述:

《一个小老板的日常管理手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个小老板的日常管理手册1、小公司如何留住骨干:这些年物价上涨,费用上涨,公司利润却未涨多少。每个员工都希望工资大幅增加但估计90%以上小公司无法做到这一点。有时我这当老板的恨不得将公司门一关,拿着资金炒股或炒房,图个清净。虽说这几年由于给每个员工上5险1金,每月费用人均增加几百元,但员工并不领情,员工只算每月到手多少钱,至于公司的支出与自己无关。既然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我就只满足公司20%的骨干。首先发展骨干员工入股:我将公司股份买一送一,半价销售给公司员工,五年内退役只退还本金,五年上退役我三倍赎回。每年拿

2、出利润的60%分红。反正有钱大家赚,但股东一旦做了对不起公司的事,加倍惩罚,有股金中扣除。这招还真好使,在近五年里没有一个股东离职,而且公司重点岗位都有股东,省了我不少精力。为什么不白送骨干员工股份?其实我并不是在乎钱,主要是白给的东西别人不珍惜,而且入股的钱可以作为押金,以防股东做出格的事,再说员工入股的钱不出五年即可通过分红收回,不投入哪儿来的产出啊。2、关于授权记得公司刚有十几个人的时候,全公司我最忙,经常同时接两三个销售电话,还得安排送货,结账,进货,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一次我弟弟来到公司,看了半天

3、,发表感慨说:“哥我怎么觉得你在养活公司所有人哪?”我当时还挺自豪。结果公司四五年也发展不大,一直十几个人,而且公司员工感觉备受压抑,无发展空间。后来终于明白该放权就得放权,哪怕员工只能做到你的70%。有时候真着急啊,明明能谈下的客户销售人员就是差那么一点谈不下来,恨不得立刻自己冲上去,该忍还得忍,要不手下员工如何进步。小公司发展中15人是个坎,50人是个坎,200人是个坎,管理方法不改进,一般无法进一步发展。老板事事亲力亲为的公司,很难过15人。一个人能力强,可直接管理七八个人,能力一般,就只能领导四五个人。

4、各个国家效率最高的部门就是军队,看看军队的组织结构:一个班十一二个人,除班长外还有一个副班长,三个班一个排,三个排一个连,以此类推。团长管一千多人,可能只认识其中百十来个人。团长看见某个士兵有问题,绝对不会骂士兵,他只会骂士兵所在营的营长,营长则骂连长,一级管理一级,最后班长把士兵剥皮了事。所以军队尽管有千军万马,依然能做到令行禁止。现在客户找我买东西,我经常说:“哎呀,真对不起,价格我不知道,我给你介绍个销售员,我让他给你联系吧。”3、有的钱不能省刚创业时也就一两个人,自己销售,进货,维修,跑银行。当时没有注

5、册资金,借朋友的营业执照。自己到外面学习了几个月的会计就开始瞎做报表。月底到税务局报税,报表一交,专管员看了两眼,开始问问题,问的问题我根本不明白,更别说回答了。专管员一脸不高兴,问:“你懂不懂?”。我陪着笑脸:“不懂,不懂。”“不懂你来干嘛。换个懂的来。”“好,好,下次一定换个懂的来。”下个月我又瞎做了张报表去税务局报税。专管员显然对我有印象:“怎么你又来了?”我只好顺嘴胡编:“会计怀孕来不了,只好我来。”“!”。第二天我就找了个会计公司,一月300元钱,以后再不自己跑税务局了。一直到公司公司十几个人,我仍然

6、让会计公司做账,公司只有一个出纳,没有专职会计和库管。随后几年业务开展的不错,没少挣钱,可年底公司账上资金却没增多少。后来我发现公司只要一过十几个人,老板一人根本看不过来,整个公司就像个筛子一样,到处是洞,能剩下钱才怪。指望公司员工都是焦裕禄和雷锋,门都没有,哪怕提成给员工70%,他还会惦记剩下的30%,傻瓜才不会贪污。只有制度健全,让心数不正的人无懈可击,才能管好公司.公司只要有4个人,一定是一个老板,一个会计,一个出纳,一个库管,打死再不省那点钱了。4、隔行不挣钱这句话放在90%的公司身上是对的,当然你要觉

7、得你是剩下的10%也不妨试试。一般的公司只要能坚持个三五年,挣了点钱,老板就开始琢磨再干点什么。大部分人觉得自己的行业不如别人的行业挣钱,很不幸,我就是其中一个。上世纪末,脑袋一热,开了个饭馆,从此厄运开始了。当初本人觉得自己在销售方面颇有天赋,开饭馆肯定没问题。谁知这该死的饭馆光有销售根本不行,做的不好吃人家最多来一次。本人不好吃喝,也没耐心和大厨琢磨新菜。而且开饭馆不光进货结账,卫生防疫,工商公安样样要跟上,起早贪黑累得要死,跟开公司不一个路数,本人实在没耐心,找了个公司部门经理去负责,管的一塌糊涂,半年赔

8、了几十万,关门了事。5、关于招聘招人的经验是:宁可漏过一千,不可错招一个(源于历史上某个著名人物语录)。据我的经验,公司招聘如低一档用人,高一档发工资效果比较好(也就是招三流的人才,干二流的工作,发一流的工资。当然,以上一流三流都是相对的)。招聘时应不嫌麻烦,仔细核对应聘人的身份。去年我公司连续发生两起新员工携款潜逃事件,打电话找人时对方有恃无恐:反正我应聘时的身份证学历证家庭住址都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