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酸、碱的化学…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酸、碱的化学…

ID:40792345

大小:7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7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酸、碱的化学…_第1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酸、碱的化学…_第2页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酸、碱的化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酸、碱的化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学生已经学习了酸、碱的化学性质,本实验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法,来进行酸、碱化学性质的各项实验,学生在实验时,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结合之前教师在课堂上讲的酸、碱的化学性质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加强对酸、碱的认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化学实验及相关分析,进一步理解酸、碱的各项化学性质。(2)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实验分析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了解酸、碱的各项化学性质,酸碱的中和反应。(2)认识事物的两面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

2、观(1)通过探究,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教学重点】酸、碱各项化学性质的验证实验。【教学难点】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教具准备】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白色点滴板等。【导入新课】之前我们学习酸、碱的各项化学性质时,大家都只是看到教师的演示实验,今天,让我们自己动手操作

3、,来探究一下酸碱的各项化学性质及酸碱的中和滴定实验。请同学们按教材P69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交流回答】1.现象:石蕊溶液使稀硫酸溶液变红,稀盐酸溶液变红,氢氧化钠溶液变蓝,氢氧化钙溶液变蓝;酚酞溶液使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变红,稀硫酸与稀盐酸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遇到碱溶液变成蓝色;酚酞溶液遇到酸溶液不变色,遇到碱溶液变成红色。2.现象:将两个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加入稀盐酸,红色的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待铁钉表面的锈被去掉变得光亮

4、时,将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中的现象,发现铁钉表面有气泡放出,溶液由微黄色变成浅绿色。过一段时间将铁钉取出,洗净,比较两支铁钉,发现先取出的那支铁钉粗些,后取出的那支铁钉细一些。原理:Fe203+6HC1=2FeC13+3H20Fe+2HC1=FeC12+H2↑3.现象: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有蓝色沉淀产生,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蓝色沉淀逐渐溶解。原理:2Na0H+CuS04=Na2S04+Cu(0H)2↓Cu(0H)2+2HC1=CuC12+2H204.现象:在试管

5、中加入约l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变红,逐渐滴入稀盐酸,边滴边不断振荡试管,溶液红色逐渐减褪,至刚好无色时,取该无色溶液lmL,置于蒸发皿中加热,使液体蒸干,发现有白色晶体析出。原理:Na0H+HC1=NaC1+H205.现象: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相同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然后各加入lmL水,振荡;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约lmL水,振荡,无明显现象;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约lmL稀盐酸,振荡,发现红色逐渐消失。原理:Ca(0H)2+2HC1=CaC12+

6、2H20【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了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同学们课后要好好归纳总结,加强对酸、碱知识的认识。【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1.结论: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遇到碱溶液变成蓝色,酚酞溶液遇到酸溶液不变色,遇到碱溶液变成红色。2.原理:Fe203+6HC1=2FeC13+3H20Fe+2HC1=FeC12+H2↑3.原理:2Na0H+CuS04=Na2S04+Cu(0H)2↓Cu(0H)2+2HC1=CuC12+2H204.原理

7、:Na0H+HC1=NaC1+H205.原理:Ca(0H)2+2HC1=CaC12+2H20本节课实验较多,充分体现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得出实验结论。教师在学生实验时应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实验中滴定、倾倒液体时的错误操作,实验中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盐酸的操作是为了清楚地观察到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细心观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