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物理考试说明

2012物理考试说明

ID:40797710

大小:1.07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07

2012物理考试说明_第1页
2012物理考试说明_第2页
2012物理考试说明_第3页
2012物理考试说明_第4页
2012物理考试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物理考试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厦门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科考试说明一、命题依据1.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2012年福建省初中物理学业考试大纲。3.本年度市教育局颁布的考试要求的有关规定。4.厦门市初中新课程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二、命题原则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应用,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校加强教学管理。2.基础性: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和应用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避

2、免出现繁、难、偏、旧试题。3.应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试题素材应自然融洽地联系学生实际,反映物理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之中应用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方法、能力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不出似是而非、脱离实际的试题和“机械性记忆”试题。4.探究性:加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应该从过程与方法入手,立意于能力,侧重考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内化,避免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知识化、程序化、形式化和标签化。5.开放性:重视开放创新能力的考查。应设计适量的开

3、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6.科学性: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功能,确保学生发挥其真实水平;试题及评分标准要科学、严谨,杜绝出现科学性、技术性的错误。三、考试目标物理学科考试既重视考查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重视考查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1.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包括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基础知识的考试目标分为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解决问题三个层次。三个层次的具体含义如下:识记:主要包括回忆、再认、识别等方面。理解与简单应用:主

4、要包括判断、分类、解释、分析推理、估算、简单计算、科学方法应用、信息收集处理等方面。问题解决:指综合应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基本技能基本技能包括测量、读数、作图、实验操作等方面的技能。其考试目标用“会”表述。会:会按照要求作图,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实验与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能力,因此将其单独列出。实验与探究能力13主要包括观察、使用器材、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分析论证、评估等方面。1.基本能力基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5、,具体含义如下:观察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能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出现的条件。实验探究能力:会根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设计实验,会正确使用仪器,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会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事实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能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和事实中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找出共同特征,从而得出概念和规律。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能运用观察、实验手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运用有关的数学工具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四、基础知识内容和要求考试内容知识点分项细目考试目标

6、识记理解与简单应用问题解决运动的世界长度测量1.长度单位及单位换算√2.根据日常经验估测常见的长度√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机械运动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3.速度的概念√4.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5.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声现象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2.声音的传播√乐音与噪声1.乐音的三要素√2.噪声的危害与控制√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条件√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现象√2.光的反射规律√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光

7、的色散1.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2.色光的混合√透镜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透镜成像1.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13及应用2.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3.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力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的单位√4.力的三要素√5.力的作用效果√6.力的示意图√重力1.重力√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力与运动惯性及牛顿第一定律1.物体的惯性√2.牛顿第一定律√力的合成1.合力的概念√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

8、合成√力的平衡1.二力平衡的条件√2.运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有关问题√质量和密度质量1.质量√2.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3.估测常见的质量√密度1.密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