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说明书

2013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说明书

ID:40798046

大小:29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07

2013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1页
2013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2页
2013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3页
2013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4页
2013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说明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说明书1前言根据培养计划和《水利工程施工》教学大纲的规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学生有一周半的《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和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截流设计。2基本资料大渡河上某水电工程采用单戗立堵进占,河床的剖面图见图1。戗堤处水位~流量关系见表1和图2。戗堤端部边坡系数n=1,截流戗堤两侧的边坡为1:1.5。截流材料采用当地的中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容重为26KN/m3。该工程采用左右岸各布置一条导流洞导流,左、右导流隧洞联合泄流的上游水位和泄流流量关系见表2和图

2、3。图1河床剖面图图2戗堤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表1戗堤处水位~流量关系流量(m3/s)2503174105001000水位(m)952.15952.71953.48954.00955.87图3上游水位~泄流量关系曲线表2上游水位~泄流量关系泄流流量(m3/s)01503004108001400上游水位(m)953.00955.40957.03958.00960.66964.12每位同学按不同的设计流量进行无护底情况下截流水力计算,并确定相应的截流设计方案。按以下公式确定截流设计流量Q=(300+3×学号的最后两位)m3/s,计算时不考虑戗堤渗透流量和上游槽蓄流量。截流设计是施工导流

3、设计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过程比较复杂,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截流多采用立堵截流,本次设计按立堵截流设计,有多种设计方法。其设计分为:截流水力计算、截流水力分区和备料量设计。截流设计流量的确定,通常按频率法确定,也即根据已选定的截流时段,采用该时段内一定频率的某种特征流量值作为设计流量。一般地,多采用截流时段5%~10%的月平均或者旬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标准。截流的水力计算中龙口流速的确定一般采用图解法(详细见《水利工程施工》P39~42),以下对于图解法及图解法的量化法----三曲线法做如下介绍。3截流的水力计算3.1图解法抛石截流计算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抛投体的尺寸和重量,而抛投块的稳定计

4、算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是伊兹巴什公式,即---《水利工程施工》P41-----(1)符号意义说明见P41合龙中截流设计流量的组成:一般情况下,截流设计流量Q0由四部分组成Q0=Q+Qd+Qs+Qac(2)式中Q——龙口流量;Qd——分流量(分流建筑物中通过的流量);Qs——戗堤渗透流量;Qac——上游河槽中的调蓄流量。如QacQs不计算,则有:Q0=Q+Qd-----------------------(3)龙口泄水能力计算按照宽顶堰公式计算:------------(4)式中——流量系数当,为淹没流,当,为非淹没流,——龙口平均过水宽度梯形断面:三角形断面:——龙口上游水头梯形断面:

5、三角形断面:其中——龙口上下游水位差——戗堤高度——戗堤端部边坡系数,取——龙口上游水位——河道底板高程由连续方程可得龙口流速计算公式为:-淹没流时:,——龙口底板以上的下游水深非淹没流时:,——龙口断面的临界水深即淹没出流时:对于梯形断面:对三角形断面:。非淹没出流时:对于梯形断面:对三角形断面:;图解法截流水力计算步骤:为绘制曲线方便,可不考虑上游河床调蓄流量和戗堤渗流量。计算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绘制分流曲线。(2)绘制龙口泄水曲线。(3)按照图解法求出几组相应的,,和值,并绘制曲线簇。(4)判断流态,求水深。(5)按照计算合龙过程中的断面平均流速(6)列表计算截流过程中的诸

6、水力参数,如上下游落差Z,龙口平均流速v等。确定抛投块最大粒径,计算出流速分区。3.2三曲线法计算龙口流速推导龙口流速公式分两步进行。先推导龙口流速与上下游落差的关系,然后再推导龙口流速与龙口宽度的关系。在推导公式之前,先对计算断面进行假定:C—C断面为龙口流速计算断面,并假设出现淹没流时,该断面水位与下游水位相同,若出现非淹没流,C—C断面水深为临界水深。(一)龙口流速V与上下游落差Z的关系在立堵截流过程中,龙口断面由梯形断面逐渐过渡到三角形断面,水流流态又从淹没流过渡到非淹没流。下面,将龙口流速分别按淹没流、梯形非淹没流以及三角形非淹没流推导流速公式。1)流速V1。C—C断面落

7、差与下游落差Z相同,则C—C断面淹没流流速为:(5)式中——流速系数,=0.85~0.95;Z——下游落差。2)梯形断面非淹没流(6)由于,令,则上式可写为式中ZC——C—C断面临界落差;H——上游水头(护底顶部高程以上);Y——相对临界落差的平方根,按下式计算:(7)式中——C—C断面动能修正系数。常取=1.0;Q——龙口流量,按(2)式计算;n——戗堤端部边坡系数。其余符号同前。3)三角形断面非淹没流(8)由(5)~(8)式可绘制V~Z曲线(图4)。由(5)式可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