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油脂精炼与深加工(简)

7、油脂精炼与深加工(简)

ID:40798110

大小:5.48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8-07

7、油脂精炼与深加工(简)_第1页
7、油脂精炼与深加工(简)_第2页
7、油脂精炼与深加工(简)_第3页
7、油脂精炼与深加工(简)_第4页
7、油脂精炼与深加工(简)_第5页
资源描述:

《7、油脂精炼与深加工(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粮油加工技术稻谷小麦玉米植物油大豆小麦制粉、面制食品加工淀粉生产、淀粉制糖、玉米食品植物油脂制取、精炼与深加工粮油加工技术稻谷制米、稻谷精深加工大豆制品加工与植物蛋白提取植物油脂精炼与深加工一、油脂的精炼一)毛油中的杂质种类经压榨或浸出法得到的、未经精炼的植物油脂一般称之为毛油(粗油)。其主要成分是混合脂肪酸甘油三酯,俗称中性油。还含有数量不等的各类非甘油三酯成分,统称为油脂的杂质,可分为五大类。植物油脂精炼与深加工机械杂质:在制油或储存过程中混入油中的泥沙、料坯粉末、饼渣、纤维、草屑及其他固态杂质。这类杂质不溶于油脂,故可以采用过滤、沉降等方法除去。水分:使油脂颜色较深

2、,产生异味,促进酸败,降低油脂的品质及使用价值,不利于其安全储存,工业上常采用常压或减压加热法除去。植物油脂精炼与深加工胶溶性杂质:以极小的微粒状态分散在油中,与油一起形成胶体溶液,主要包括磷脂、蛋白质、糖类、树脂和黏液物等。胶溶性杂质易受水分、温度及电解质的影响而改变其在油中的存在状态,生产中常采用水化、加入电解质进行酸炼或碱炼的方法将其从油中除去。植物油脂精炼与深加工脂溶性杂质:主要有游离脂肪酸、色素、甾醇、生育酚、烃类、蜡、酮,还有微量金属和由于环境污染带来的有机磷、汞、多环芳烃、曲霉毒素等。游离脂肪酸常采用碱炼、蒸馏的方法除去。色素可采用吸附脱色的方法除去。某些油

3、脂中的特殊成分,如棉子油中含棉酚,菜子油中含芥子甙分解产物等,也须在精炼过程中除去。植物油脂精炼与深加工微量杂质:微量金属、农药、多环芳烃、黄曲霉毒素等,有一定毒性,此须除去。油脂中的杂质,如生育酚和甾醇都是营养价值很高的物质。因此,油脂精炼应除去油脂中的有害成分,并尽量减少中性油和有益成分的损失。植物油脂精炼与深加工毛油杂质和 精炼方法二)机械杂质的去除1、沉降法凡利用油和杂质之间的密度不同并借助重力将它们自然分开的方法称为沉降法。所用设备简单,凡能存油的容器均可利用。但这种方法沉降时间长,效率低,生产实践中已很少采用。植物油脂精炼与深加工2过滤法借助重力、压力、真空或

4、离心力的作用,使用滤布过滤毛油的方法统称为过滤法。植物油脂精炼与深加工振动排渣立式叶滤机3离心分离法凡利用离心力的作用进行过滤分离或沉降分离油渣的方法称离心分离法。优点是分离效果好,生产连续化,处理能力大,而且滤渣中含油少,但设备成本较高。植物油脂精炼与深加工三)脱胶脱除油中胶体杂质的工艺过程称为脱胶,又称脱磷。有水化法、加热法、加酸法和吸附法。水化法脱胶:利用磷脂等类脂物分子中含有的亲水基,将一定数量的热水或稀的酸、碱、盐及其他电解质水溶液加到油脂中,使胶体杂质吸水膨胀并凝聚,从油中沉降析出而与油脂分离的一种精炼方法,沉淀出来的胶质称为油脚。植物油脂精炼与深加工植物油脂

5、精炼与深加工含水少时,磷脂呈内盐式结构,能溶于油中,不到临界温度,不会凝聚沉降析出。加入一定量水后,磷脂亲水极性基团投入水相,疏水基团则投入了油相之中。水分子与原子集团结合,化学结构由内盐式转变为水化式。随着吸水量的增加,磷脂由最初的极性基团进入水中呈含水胶束,然后转变为有规则的定向排列。植物油脂精炼与深加工水化后的磷脂和其他胶体物质、极性基团在油脂中的溶解度减小。在极性引力作用下形成絮凝状胶团(双分子层结构),相对密度的增大为沉降和离心分离创造了条件。植物油脂精炼与深加工水化脱胶工艺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植物油脂精炼与深加工四)脱酸1、碱炼法:利用加碱中和油脂中的游离

6、脂肪酸,生成脂肪酸盐(肥皂)和水,肥皂吸附部分杂质而从油中沉降分离的一种精炼方法。形成的沉淀物称皂脚。用于中和游离脂肪酸的碱有氢氧化钠(烧碱)、碳酸钠(纯碱)和氢氧化钙等。植物油脂精炼与深加工碱炼的基本原理中和的化学反应式为:RCOOH+NaOH——RCOONa+H2ORCOOH+Na2CO3——RCOONa+NaHCO32RCOOH+Na2CO3——2RCOONa+CO2+H2O不完全中和的化学反应式为:2RCOOH+NaOH——RCOOH·RCOONa+H2O水解的化学反应式为:2RCOONa+H2O——RCOONa·RCOOH+NaOH植物油脂精炼与深加工烧碱能中和

7、粗油中绝大部分的游离脂肪酸,生成的脂钠盐(钠皂)在油中不易溶解,成为絮凝胶状物而沉降。中和生成的钠皂为表面活性物质,吸附和吸收能力强,可将相当数量的其他杂质(如蛋白质、黏液物、色素、磷脂及带有羟基或酚基的物质)带入沉降物内,甚至悬浮杂质也可被絮状皂团挟带下来。因此,碱炼本身具有脱酸、脱胶、脱杂质和脱色等综合作用。植物油脂精炼与深加工碱炼时耗用的总碱量包括理论碱量和超量碱。理论碱量:理论碱量可按粗油的酸值或游离脂肪酸的百分含量计算:理论碱量=0.731×酸价值超碱量:间歇式碱炼常以纯烧碱占粗油量的百分数表示,一般为0.05%~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