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动力装置循环刘英光

蒸汽动力装置循环刘英光

ID:40804478

大小:1.55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8-07

蒸汽动力装置循环刘英光_第1页
蒸汽动力装置循环刘英光_第2页
蒸汽动力装置循环刘英光_第3页
蒸汽动力装置循环刘英光_第4页
蒸汽动力装置循环刘英光_第5页
资源描述:

《蒸汽动力装置循环刘英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蒸汽动力装置循环Vaporpowercycles蒸汽及蒸汽动力装置(steampowerplant)1)蒸汽是历史上最早广泛使用的工质,19世纪后期蒸汽动力装置的大量使用,促使生产力飞速发展,促使资本主义诞生。2)目前世界约75%电力、国内78%电力来自火电厂,绝大部分来自蒸汽动力。3)蒸汽动力装置可利用各种燃料。4)蒸汽是无污染、价廉、易得的工质。10-1简单蒸汽动力装置循环—朗肯循环一、概述适应于“朗肯循环”的蒸汽动力装置示意图和T-S图。为什么实际的蒸汽动力装置中不采用“卡诺循环”注意:1)8-5为压缩过程,但点8处于湿饱和蒸汽区,其工质状态是

2、汽水混合物,这就要求一个很大的压缩机,且亦造成压缩机工作不稳定;2)点7为6-7膨胀过程的末期,湿蒸汽干度过小,即含水过多,不利于动力机的安全;3)循环局限于饱和区,其上限温度受制于临界温度,故即使实现了卡诺循环,其效率也不高。(所以………)“朗肯循环”和“卡诺循环”的主要不同点二、朗肯循环的热效率若忽略水泵功,同时近似取h4h3,则耗汽率(steamrate)及耗汽量理想耗汽率(idealsteamrate)d0—装置每输出单位功量所消耗的蒸汽量耗汽量三、蒸汽参数对“朗肯循环”热效率的影响(1)初温好处:1.循环效率提高;2.终态干度增大(可提高汽轮机

3、相对内效率、减少末级叶片腐蚀)。不利:提高新蒸汽温度受材料的耐热性能的限制。结论:在初压和背压不变的情况下:新蒸汽温度提高,循环热效率提高。原因:初温提高到,增加了循环的高温加热段1-1a,使得平均吸热温度由增加到,循环温差增大,效率提高。2、初压对“朗肯循环”热效率的影响结论:在初温和背压不变的情况下:新蒸汽压力循环热效率原因:初压提高,使得平均温度由增加到,循环温差增大,效率提高。好处:循环效率提高。不利:1.提高新蒸汽初压,材料的强度要受到考验;2.引起乏汽干度的迅速下降,(汽轮机内效率降低;增加汽轮机末级叶片的侵蚀;易引起汽轮机的危险震动;缩短使用

4、寿命)3.背压对“朗肯循环”热效率的影响结论:在初温和初压不变的情况下:原因:背压降低,循环温差增大,所以效率提高。好处:循环效率提高。不利:1.降低P2,意味着冷凝器内饱和温度T2降低,而T2要高于外界环境温度,故T2降低受环境温度的限制。2.引起乏汽干度的迅速下降。(汽轮机内效率降低;增加汽轮机末级叶片的侵蚀;易引起汽轮机的危险震动;缩短使用寿命)降低背压P2循环热效率朗肯循环中离开锅炉进入蒸汽轮机的蒸气是4MPa、400℃,冷凝器内压力为10kPa。试确定循环热效率。分析:为确定热效率,需计算水泵耗功、汽轮机作功和锅炉内蒸汽吸热量。分别依次取这些设备

5、为控制体积,蒸汽作稳态流动,且可忽略动能和位能变化。解:控制体积:水泵。进入状态:p2,饱和液;出口状态:p4。水泵据第一定律锅炉控制体积:锅炉。进入状态:p4,h4已知;状态确定。出口状态:状态1确定。由第一定律代入已得数据控制体积:蒸汽轮机。进入状态:p1、T1已知;状态确定出口状态:p2已知。蒸汽轮机据第一定律据第二定律代入由蒸汽表查取的数据:循环净功也可从冷凝器中乏汽放热量qL确定。15四、有摩阻的实际朗肯循环1.T-s图及h-s图汽轮机做功:汽轮机中的不可逆过程理想情况:实际情况:2.不可逆性衡量a)汽轮机内部相对效率ηT(简称汽机效率)近

6、代大功率汽轮机ηT在0.85-0.92左右。设计中,选定ηT按(h1–h2—理想绝热焓降(idealenthalpydrop;isentropicenthalpydrop)h2act的确定方法:运行中,测出p2及x2,按hx=x2h″+(1-x2)h′17c)汽轮机轴功ws,轴功率Ps:ηm—机械效率3.实际内部耗汽率di和耗汽量Dib)装置内部热效率(internalthermalefficiency)忽略水泵功:考虑机械损失实际内部功率例我国生产的30万kW汽轮发电机组,其新蒸气压力和温度分别为p1=17MPa、t1=550℃,汽轮机排汽压力p2=5k

7、Pa。若按朗肯循环运行,求:(1)汽轮机所产生的功;(2)水泵功;(3)循环热效率和理论耗汽率。解:h1=3426kJ/kgh2=1963.5kJ/kg查饱和水和饱和水蒸气表p=5kPa,v′=0.0010053m3/kg、h′=137.22kJ/kg。查h-s图若略去水泵功,则二、“再热循环”的定义新汽膨胀到某一中间压力后撤出汽轮机,倒入锅炉中的再热器R,使之再加热,然后再导入汽轮机继续膨胀到背压P2,该循环称为再热循环。10-2再热循环(reheatcycle)三、再热对循环效率的影响忽略泵功:ηt?四、如何确定中间压力,保证再热循环的效率提高?再热循

8、环的目:一是提高汽轮机排汽的干度,二是增加工质的焓降和提高循环效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