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灾害及防治措施

城市灾害及防治措施

ID:40804591

大小:20.4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7

城市灾害及防治措施_第1页
城市灾害及防治措施_第2页
城市灾害及防治措施_第3页
城市灾害及防治措施_第4页
城市灾害及防治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灾害及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灾害及防治措施城市灾害是指由自然、人为因素或两者共同引发的对城市居民生活或城市社会发展造成暂时或长期不良影响的灾害。以上海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城市灾害及防治措施。地面变形灾害地面变形灾害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和地面裂缝,广泛分布于城镇、矿区和铁路沿线,成为影响城市人民生活,妨碍城市建设的重要环境问题。地面变形灾害导致码头仓库被毁,桥的净空减少,建筑物出现裂缝,城市基础设施功能下降。近10年上海市因地面变形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0亿元。上海市区的大量地下工程极易导致崩塌灾害的发生。防治崩塌灾害发生的主要手段是实时监测和工程措施。实时监测的目的是了解和掌握崩塌体的演变过程

2、,及时捕捉崩塌体的特征信息,为崩塌灾害的正确分析评价、预报预测及治理工程提供可靠资料和科学依据。防治崩塌灾害的工程措施主要有遮挡崩塌落石、支撑加固、镶补勾缝、护面加固、放坡和排水。(一)工程性措施。1、修建或加高加固防洪堤、防潮堤,防洪闸、防潮闸以及疏导河道、兴建排洪排涝工程,垫高建设场地,适当增加地下管网强度等,以减小因沉降区地面标高降低而引起的积洪滞涝、海水入侵等次生灾害。2、人工回灌地下水,通过补充地下水水量来提高地下水水位。工程性措施。(二)非工程措施。1、要加强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工作查明地面沉降及致灾现状,研究沉降机理,找出沉降规律,预测地面沉降速度、幅度、范

3、围及町能的危害,为控沉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并且建立预警机制。2、根据水资源条件,限制地下水开采量,防止地下水水位大幅度持续下降,控制地下水降落漏斗规模。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现新的地下水超采区。3,根据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合理选择开采区,调整开采层和开采时间,避免开采地区、层位、时间过分集中。水土流失灾害水土流失灾害是土壤在外力(风、水等)作用下,被剥蚀搬运和沉积,由于作用缓慢,平时觉察不到,等到看出来时往往已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又称爬行性灾难。气候、地形、土壤种类和植被覆盖都会影响水土流失的发生;但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壤,破坏植被则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土壤

4、被侵蚀后,产生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加速自然灾害,淤塞河流,影响植物生长。中国一些城市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忽视水土保持,在毫无约束的条件下,破坏地貌植被,造成过度的地表扰动,引起严重的建设开发性水土流失,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环境质量构成严重威胁。主要防治措施为加强城市绿化,加强法制宣传,限制开发。风沙尘暴灾害风沙尘暴灾害破坏城市环境,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当前城市面临的风沙尘暴灾害主要是扬尘污染,表现为城市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普遍超标。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裸露地面和建筑施工。上海市房屋维修和搬迁,工地很多,大量堆积在工地上的沙土堆和裸露地面土是扬尘的主要物质源。另外,从

5、北方飘来的风沙尘暴也会给市民生活带来许多困难,也破坏城市施。主要防治为在城市郊区周围修筑防护林,抵御北方的风沙侵袭,同时加强城市整体的绿化。风灾风灾具有发生频率高、次生灾害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国际十大自然灾害统计结果表明,风灾发生次数最多,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经济损失最大。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风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以上海为例,上海地处西北太平洋西岸,世界上大多数的台风就是在这里生成的。风灾主要对城市带来的灾害有:桥梁结构风毁、冷却塔群风毁、房屋建筑破坏、大跨屋盖破坏、高耸结构破坏及其他结构破坏等。对风灾害的防治主要有:近地风测量,定量描述风速的大小及破坏程度;近代风荷

6、载,用实验的方法确定建筑物本身所受到的风荷载,比如风洞;现代风工程,包括风气候、地形效应、空气动力效应、结构力学效应、设计标准等环节;风工程体系。城市一般火灾与防治在城市各类火灾中,建筑火灾发生频率高,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多,经济损失大。特别是城市中不同类型的多层、高层建筑与日俱增。其建筑楼层多,内装修材料多,电器设备多,室内工作居住人员多,建筑功能多,管道竖井多。因此形成建筑火灾的特性:火灾产生的烟气多,毒性大;需要安全疏散的人员多,难度大;火灾中遇难死亡的人数多;火势蔓延快,火烟扩散快;消防人员灭火扑救难。据统计,在火灾伤亡的受害者中,受烟害而直接死亡者约占死亡总数的1

7、/2~2/3,且另外1/3~1/2因火烧而致死亡者中,多数也是先受烟害晕厥而后被火烧死亡。火烟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减少火烟蔓延对室内人员的威胁的关键是控制建筑中的热风压大小和建筑火灾中的火风压大小。因此,主要应减少起火房间内的火风压的值,以防止火烟沿安全通道蔓延扩散为主要防治对策。高层建筑防、排烟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极强的工作,它既是建筑安全性重要标志之一,又是防火、灭火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应采取、“预防为主,消防结合”方针。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时火烟生成量,并使火烟迅速而有效地排除,同时防止火烟从着火区向非着火区扩散,防止火烟对安全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