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三略完美原文加译文

六韬三略完美原文加译文

ID:40807207

大小:244.5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8-07

六韬三略完美原文加译文_第1页
六韬三略完美原文加译文_第2页
六韬三略完美原文加译文_第3页
六韬三略完美原文加译文_第4页
六韬三略完美原文加译文_第5页
六韬三略完美原文加译文_第6页
六韬三略完美原文加译文_第7页
六韬三略完美原文加译文_第8页
六韬三略完美原文加译文_第9页
六韬三略完美原文加译文_第10页
资源描述:

《六韬三略完美原文加译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经典文库开卷有益文韬文师第一【原文】文王将田,史编布卜曰:“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遗汝师,以之佐昌,施及三王。”文王曰:“兆致是乎?”史编曰:“编之太祖史畴,为禹占,得皋陶,兆比于此。”文王乃齐三日,乘田车,驾田马,田于渭阳,卒见太公坐茅以渔。【译文】周文王将要出去狩猎,太史官编为他占卜之后说:“您这次到渭水北岸去狩猎,将会有很大的收获。所得到的既不是龙,也不是螭(一种无角的龙),既不是熊,也不是罴,根据卜兆将会得到一个辅佐您成就大业的公侯之才,他是上天赐给您的老师,用来辅佐您,并将惠及您的子孙三代。”周文王问道:“卜兆真的预示着这样好的结果吗?”太史

2、编说:“我的高祖史畴曾经为大禹(一说当为舜)占卜,卜兆预示会得到贤臣辅佐,后来果真得到了皋陶,当年的卜兆与今天的非常相似。”周文王于是斋戒三天,然后乘着狩猎专用的田车,驾着狩猎专用的田马,来到渭河北岸一带狩猎,终于遇见姜太公正坐在长满茅草的河岸边钓鱼。2经典文库开卷有益【原文】文王劳而问之曰:“子乐渔耶?”太公曰:“君子乐得其志,小人乐得其事。今吾渔,甚有似也。”【译文】周文王急忙上前慰劳并询问道:“您很喜欢钓鱼吗?”姜太公回答说:“我听说君子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为乐,小人则以完成自己所做的事情为乐,我现在钓鱼的情况,与这个道理很相似,并不是喜欢钓鱼。”【原文】文王曰:“何谓其有似也

3、?”太公曰:“钓有三权:禄等以权,死等以权,官等以权。夫钓以求得也,其情深,可以观大矣。”3经典文库开卷有益【译文】周文王问:“为什么说钓鱼的情况与这个道理很相似呢?”姜太公回答说:“钓鱼时要运用三种权术,正像君主收罗人才时一样。君主用高官厚禄吸引人才,就如同用鱼饵诱鱼上钩;君主用重赏收买人才,就如同用香饵诱鱼冒死来食;君主用不同的官爵职位授予各类人才,就如同用不同的诱饵钓取不同的鱼一样。垂钓就是为了得到鱼,此事寓意很深奥,而且从中也可以参悟更大更深的道理。”【原文】文王曰:“愿闻其情。”太公曰:“源深而水流,水流而鱼生之,情也。根深而木长,木长而实生之,情也。君子情同而亲合,亲

4、合而事生之,情也。言语应对者,情之饰也。至情者,事之极也。今臣言至情不讳,君其恶之乎?”4经典文库开卷有益【译文】周文王说:“我很希望听听这中间的详情。”姜太公说:“渊源深远,河水才能长流不息,河水畅流,鱼类才能生长繁衍,这是自然的情理。树木很深,枝叶才能茂盛,枝叶茂盛,才会结出果实,这也是自然的情理。君子志趣相同,情意相投,就会亲密合作,亲密合作就能共同筹划事业,这也是自然的情理。言语应对,这只是人们感情的外在装饰;而内心深层蕴藏的情感,才是事理的极致。现以我说的都是人间的至情之言,毫不隐讳,您听了会感到反感吗?”【原文】文王曰:“惟仁人能受直谏,不恶至情。何为其然?”太公曰:

5、“缗微饵明,小鱼食之。缗调饵香,中鱼食之。缗隆饵丰,大鱼食之。夫鱼食其饵乃牵其缗,人食其禄乃服其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呜呼!曼曼绵绵,其聚必散;嘿嘿昧昧,其光必远。微哉!圣人之德,诱乎独见。乐哉!圣人之虑,各归其次,而立敛焉。”【译文】周文王说:“只要是具有仁德的人,都能够接受正直的劝诫,而不厌恶表达至情的逆耳之言,我怎么会那样(有反感)呢?”5经典文库开卷有益姜太公说:“钓丝细微,鱼饵明显可见,小鱼就会来吞饵上钩。钓丝粗细适中,鱼饵香美,中鱼就会来吞饵上钩。钓丝粗长,鱼饵丰厚,大鱼就会来吞饵上钩。鱼儿吞食了鱼饵,就不免

6、会被钓丝所牵;人享用了俸禄,就要臣服于君主。所以用香饵来诱鱼上钩,就可烹而食之;用爵禄来吸引人入仕,就可以使他竭忠尽力;以家作为基础而谋取一国,就可一举而得到那个国;以国作为基础来谋取天下,就可以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唉!事业表面上看起来兴旺发达,绵延广远,但有聚必有散,终有衰败的一天;而默默无闻,韬光养晦,不显山露水,倒一定会光照四方,传之久远。多么奇妙啊!圣人的道德无比高尚,见解超凡。多么高兴啊!圣人思虑,是依据事物的规律加以诱导,使人人各得其所,从而建立收揽人心的法则。”【原文】文王曰:“立敛何若,而天下归之?”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

7、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6经典文库开卷有益【译文】周文王问:“建立什么样的收揽人心的法则,才能使天下人诚心归服呢?”姜太公回答:“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共同拥有的天下。能够与天下人共享天下的利益的人,就可以取得天下政权;而想垄断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