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理本轮中国通货膨胀措施的探讨

关于治理本轮中国通货膨胀措施的探讨

ID:40808283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7

关于治理本轮中国通货膨胀措施的探讨_第1页
关于治理本轮中国通货膨胀措施的探讨_第2页
关于治理本轮中国通货膨胀措施的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治理本轮中国通货膨胀措施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治理本轮中国通货膨胀措施的探讨  《中国物价》2008年第10期  摘要:面对当前物价持续上涨,本文对导致本轮同伙膨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回顾我国货币当局历次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治理措施,结合本轮通货膨胀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治理方式。  中国经济在经历连续四年近两位数增长后(其中2005年经济增长率为9,9%),进入2008年奥运年的中国经济。似乎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从2008年第一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看,CPI指数达到了8.O%,根据“朗润预测”,我国全年CPI将达到7.5%,然而中国政府确定的CPI调控目标为4.8%左右。其实此

2、轮通货膨胀的发起源于2007年3月份。CPI指数从3.3%一路上扬到2月份的8.7%,通胀压力急剧加大;同时,由于出口下降等众多原因综合作用,我国经济也面临着近年来首次增速放缓的可能,中国经济将面临着滞胀的危险。此外,雪灾、地震、洪灾一连串的自然灾害更是让2008年的中国经济形势严峻。正如温家宝总理所指出的,2008年可能是中国经济近年来最为困难的一年。  央行行长周小川目前指出,目前央行的首要任务便是防止通货膨胀。面对当前形势下最为突出的通货膨胀。央行的屡次加息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中的效果,那么我们又如何来应对当前严峻的通胀形势呢?本文试

3、图从本轮通货膨胀的起因人手,结合我国历次经历通货膨胀的治理经验与方法,对本轮通货膨胀的治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本轮通货膨胀的起因  关于导致本轮通货膨胀的原因,学术界众说纷纭,至今也难以达成一致。在笔者看来,启动于2007年3月的本轮通货膨胀,不能够简单的用货币学说或者是供给学说来解释。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汇率问题和农产品及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是最重要的两个原因。  (一)国际热钱涌入国内豪赌人民币升值  在考虑本轮通货膨胀成因的时候,不妨把我们的视线延长到2005年7月的中国汇率改革上。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

4、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这不改则以,一改就一发不可收拾。如果说2005年人民币的汇改非要作为一种本质上的改变来看。我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种姿态:人民币是要升值的,但不是一次到位。于是,国际上的那些数量巨大的游资、对冲基金等等剩余的资金自然而然瞄上了中国。瞄上了人民币。只要把钱放在中国,待到人民币升值完成之后,必然取得了得的收益。于是,各种国外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涌入中国,有台面上的QFII和上不了台面的地下钱庄。这些钱来到中国之后,必然不能放

5、在银行,于是,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为代表的凡是具有中国概念的资产自然成了这些逐利热钱的好去处。  截至2008年5月,央行的官员们收到最新统计,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5万亿美元,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以每月数百亿美元的速度攀升。这些外汇储备一方面是贸易顺差所致。另一方面央行回收的热钱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此时,中国的央行为了将人民币汇率稳定在一定的幅度范围之内或者说控制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不致过快。必然要发行人民币来对冲这些美元,自然而然。流通中的人民币越发越多,并且其数量不再受央行所掌握,热钱有多少。咱们就要发多少。货币当局是“稳住了汇率。引入了

6、通胀”。至此,流动性过剩便产生了。  自2005年以来,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速大多保持在17%左右,远远高于10%左右的GDP增长。与此同时,从1999年12月31日到2007年6月30日,所有金融机构的本外币各项贷款从93734亿增长到264899亿,年均增长约17.33%。很显然。中国经济中屡压不止的投资过热、房地产、2007年股票价格飚升与此密切相关。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就是因为为了稳住汇率而产生的流动性过剩。但作为央行,必然不能队日趋严重的流动性过剩视而不见。央行针对商业银行发行票据是为了减少金融系统中的流通货币。但银行的经

7、理们接收到这些票据之后,面临着一个问题:这些票据的利率很低,其数额的增加,会导致银行整体资产收益率的下降。因此,每当央行增发票据之后,接受票据的银行又会想办法增加商业贷款。以保持其整体收益率的不变,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央行的对冲。也正如经济学家余永定所说,央行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对冲他们在经济中注入的流通货币。正所谓“按下葫芦起了瓢”,中国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量依然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而增加。于是。市场上过多的货币追逐一定量的商品,通货膨胀上涨便成为自然。  (二)粮食等农产品价格的补偿性上涨和资源性产品、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的影响  在2007

8、以前,中国经济经历了连续几年的超低通胀同时经济快速增长的蜜月阶段。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不仅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甚至有时候物价还在下跌。在那几年当中,粮食、猪肉等农产品价格以及煤炭、石油等资源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