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的辩证思考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的辩证思考

ID:40808440

大小:197.6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7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的辩证思考_第1页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的辩证思考_第2页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的辩证思考_第3页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的辩证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的辩证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0卷第1期镇江高专学报Vol.20No.12007年1月JournalofZhenjiangCollegeJan.,2007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的辩证思考12李鲁,孙国荣(1.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江苏徐州221000;2.扬中市委党校校长室,江苏扬中212200)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个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系统工程,又是一个包含着理念、战略和实践等多重规定在内的综合课题。有必要对涉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价值取向、个性特征和主体选择等根本性问题进行理性分析,从目标与目的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主导与主体的关系、阶段与过程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辩证思考。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辩证思考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8148(2007)012007620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个涉及到经济、政梯。相比较而言,目的是内在的、根本的、贯穿始终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系统工程,又是一个包的,而目标则是外在的、表层的,有时是阶段性的。含着理念、战略和实践等多重规定在内的综合课题。正由于目标是为目的服务的,直接制约人们的行为,目前,围绕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根本原则因此人们往往把精

3、力集中在目标的完成和实现上,和实践举措等重大问题,人们都进行了较为全面和这种效应累加的结果便是目标的“显化”和目的的深入的诠释和探析,提出了很多好的观点和建议,总“隐化”,逐渐地不仅在人们的实践中就是在人们的体上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了一个好头。但鉴于思想中目的被淡忘了,被挤去了,这是已被不同时代历史的经验,为了避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囿于历的人们重复了无数次的历史的教训,也可以说是一史的惯性而步入“运动化”、“模式化”和“程式化”种形而下的教训。的误区,我们认为有必要从更深的层面上对社会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当代中国大地上正义新农村

4、建设实践进行一番辩证的思考,对涉及到进行的最宏大、最生动的社会实践,其目的是深刻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价值取向、个性特征和主体明确的,同时人们为了推进这一伟大实践,设计和构选择等一些根本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循着社会主义建了相关的目标和指标体系。现在的问题在于,这新农村建设由理念到实践的实现轨迹,我们的分析些目标和指标被提出和确认后,直接成为一些地方维度主要围绕着以下五方面的关系来展开。和部门各项工作的依归和考核依据,这就有可能陷一、准确定位目标与目的关系入目标至上、目的虚化的泥沼。因此我们有必要明人类的实践活动,不仅具有深刻的目的性,而且

5、确区分和界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和目标,还具有鲜明的目标表征。目的与目标实际上是两个这对于保证这一伟大实践的顺利进行和其社会价值不同层面的概念,目的是人们实践或行动的根本出的最大化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发点和最高原则,是人们实践活动的核心价值;而目要回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问题,一个标则是人们为了实现目的而提出或确立的一系列任重要前提就是要搞清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务和指标,是人们得以达到目的的手段、工具和阶何在。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就是农收稿日期:2006-05-29作者简介:李鲁(1985-),男,江苏镇江人,主

6、要从事新闻采访研究;孙国荣(1963-),男,江苏扬中人,副教授,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镇江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76·村现代化的过程和结果,是农村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民居特色、经济优势和现实状况的结合当中,使社会方式、社会样式的现代化。换句话说,建设社会主义主义新农村的规划从功能区布局,建筑风格,自然人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文景观到绿化美化等方面都既具有浓郁的时代气量和生活水平,优化农村居民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环息,又体现鲜明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质和个性特点,境,提升农村居民的科学文

7、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要努力避免规划的“程式化”;二是合理选择和确定逐步实现农村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农村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程,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解放和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本质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各地都在积极实施相关建设工和全部价值,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程,如民富工程、保障工程、碧水工程、环保工程、文一切工作大到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居民点的布局,明工程等等,在这方面我们以为各地一定要从实际小到村民生产生活的具体安排都要围绕这本质规出发,要从制约本地发展的瓶颈入手,要从群众最关定,突出人的目的性的地位,据

8、此来设计相关的目标心的问题入手,从群众的最现实的利益入手,选择确和指标,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在这一关系架构定相应的建设工程,真正为群众办几件实事,为新农中,目的是主、是本,目标是次、是末,目标必须服从、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