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龄前教育

关注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龄前教育

ID:40808902

大小:368.5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08

关注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龄前教育_第1页
关注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龄前教育_第2页
关注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龄前教育_第3页
关注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龄前教育_第4页
关注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龄前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注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龄前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注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龄前教育◎徐浙宁摘要:本研究以60户有0—6岁儿童的来沪务工家庭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与座谈会方式,了解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龄前教育。结果显示,进城农民工普遍重视子女的学龄前教育,责任心强,教育投资和期望都与上海本地家庭相当;但由于他们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及职业等社会经济状况相对不利,所以在亲子时间、养育知识与技能、幼儿园教育认同与社区参与等方面存在不足,进而影响到他们对子女的照料投入、教养方式、控制感、成效感、投入度以及与幼儿园和社区教育的配合。关键词:进城农民工学龄前教育资源限制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

2、:A20世纪90年代后,农村人口外出打工出现“家庭化”趋势,其子女成为城市的新一代移民,其教育、生活与发展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就目前相关研究来看,主要集中于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而对于其学龄前教育关注缺乏。但近20年来,有关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揭示:对儿童早期的教育,不仅有助于儿童潜能的最大实现,也是儿童实现其基本权利的根本保障;同时,可以降低后续发展的社会成本,减少未来对于福利的依赖,减少为补救发展而开展的各种项目,减少辍学、失业、违法或犯罪等社会问题。尤其对于处境不利的儿童,优质的早期教育,更是减少其生存与发展差异、减少不平等、实

3、现教育公平与社会融合的关键。进城农民工由于其地域变迁、观念差异、经济状况和社会支持相对不利等因素,很可能制约其对子女的早期教育,所以更需要特别关注。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目标,并把“重视学前教育”作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举措之一,进一步明确了学龄前教育对国家、民族的深远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某街道60户有0-6岁儿童的进城农民工家庭(父母和子女均非上海户籍,且至少来沪6个月以上)及50户上海本地家庭(父母双方均上海户籍,且居住在同一街道)进行入

4、户访问。同时,辅以座谈会。旨在了解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龄前教育(包括家庭教育、托幼服务及社区参与),发现可能的资源与限制,为相关支持性政策和举措提供实证参·62·考。一、资源:家庭支持、托幼服务与社区融入就资源而言,进城农民工普遍重视子女的学龄前教育,责任心强,教育投资和学历期望都与上海本地家庭相当;适龄子女基本都能顺利入园,且学杂费标准与本地家庭一致,农民工对上海本地幼儿园的总体满意度高,尤其是“教师素质”、“教学水平”和“园内环境”等三方面;进城农民工对居住社区的“生活便利性”非常满意,其子女与上海本地儿童交往自然,上海本地家庭

5、普遍对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的接纳程度高。(一)家庭支持:进城农民工对子女学龄前教育的投入1.重视子女的“早期学习”,投资比例与上海本地家庭相当调查显示,进城农民工家庭用于子女每月“学习”的花销大概占家庭月可支配收入的23.3%(包括校外培训和买图书等),其中53.4%的有参加“婴幼儿外语班”、63.0%的有参加各类“特长班”(如学画画、乐器、书法等)。本地家庭,每月在子女“学习”上的花销比重约25.5%,其中32.0%的有参加“婴幼儿外语班”、54.0%的有参加各类“特长班”。相比之下,两组家庭在子女“早期学习”上的花销比重无显著性

6、差异;而且,进城农民工子女参加各类早期培训班的比例高于本地儿童。但另一方面,在子女“娱乐”上的消费,进城农民工家庭显著低于上海本地家庭(p<.01),比如:父母带子女去“儿童游乐园地”的次数显著少于本地家庭(p<.001),前者中5.4%从没有带孩子去过,大多只带孩子去过一两次,而后者除了4.0%带孩子去过一两次外,其余都带孩子去过至少3次,62.0%的去过5次以上。这一结果表明,进城农民工家庭对子女的“早期学习”非常重视,在家庭经济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娱乐”消费不得不削减,但“学习”费用却显然得到了保证。2.普遍期望子女能上

7、“大学”,与上海本地家庭对子女的学历期望相当调查显示,79.3%的进城农民工期望子女能有“大学”或更高学历,仅1.7%的认为子女读到“高中”就可以了,另有6.9%的感觉“无所谓”和12.1%的“没有想过”。这一结果,与上海本地家庭比较,无显著性差异(86%、0%、10%、4%)。3.重视子女在文明礼貌、生活习惯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城市化生活素养教育调查显示,进城农民工对子女的日常教育侧重在“文明礼貌”(84.5%)、“生活习惯”(85.7%)和“环境卫生”(60.7%)三个方面,这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访谈中,进城农民工反复提到

8、自己的孩子与上海小孩的最大差别就在于“不太懂事”,其具体含义即“不太懂礼貌、不听话、卫生习惯差”,所以“城市化”的内在需求及城市生活的潜移默化使他们对子女的这三个方面特别强调。而上海本地家庭,对子女日常教育的内容侧重依次是:文明礼貌(88.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