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

ID:40810563

大小:31.7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8

农村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1页
农村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2页
农村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农村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论坛农村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肖月(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合肥230009)随着人们对教育关注的加深,农村教育公平问题也成困难的任务下放到基层,致使学校竞相在微观上“搞活”,了人们谈论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当前,相对于教育均衡发展“钱权交易”“钱学交易”“乱收费”等现象时有发生,加剧了而言,农村的教育公平,问题最突出、矛盾最集中。本文将对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从当前严重的择校现象可以看出,教农村教育公平问题作相关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一些想法和育的群体差距也有加剧的趋势,弱势群体接受优质教育的观点,以期对农村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机会较少,而强势群体则绝对占有优质教育资源。据统计,一、教育

2、公平的内涵在全国重点中学,干部、知识分子和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占学教育不公平是公众最不能接受的问题,也是实现和谐生总数的70%以上。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的障碍之一。实现教育公平是政府的任务。教育部部长农村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周济曾经表示,教育公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要把怎样优化成为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之必需。处理好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公平之间的统筹和协调作为(三)教育不公平还体现在一些不尽合理的政策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来抓。“教育公平在某种意义上是指各录取分数线和录取率不公平,阻碍了小城镇和农村地族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在学生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与各族群区学生

3、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人为地加大了城乡差距。在同一年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人说,高校招生中的“定向生”“保送生”“专升本”等,也是教育公平问题的特征和重心是不同的。在发展之初,贯彻教制造教育不公平的源头,这话不无道理。在我国,义务教育育机会均等的原则,最重要的是普及义务教育,保障儿童平阶段基本解决了免试入学的问题,但仍有一些学校对不同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初步普及之后,追求的是教育学生采取了不同的政策,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公平。“择校生”过程中的公正待遇和更高的教育质量,即对教育品质的追问题的出现,农民工孩子受教育歧视的问题,变相的考试进求。而平等学业成就的实现,

4、至今仍是一种比较遥远的理行分快班和慢班的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容易造成起想。它不仅反映了与生俱来的个体差异对适应这一现实点的不公平,也就造成了弱势群体失去享受教育的机会和的“差别性教育”的不足,也反映了在贫富分化、社会阶层权利。分化的现实中,具有传递性的“文化资本”在教育中的深(四)教育不公平更体现在社会结构上刻作用。在现实社会条件下,教育公平的价值应体现在教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处于发育阶段,市场经济的不规范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评价的公平等方拉开了人们的差距,不仅是绝对差距,而且相对差距也在拉面。大。首先是人们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拉大,带来了很多社会问二、农村教育不公平现象的现

5、状及原因分析题。这些社会问题所引发的社会不公,也带来了教育的不公(一)教育不公平首先体现在教育投入上平。其次是社会的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城乡差距明显加大。在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要求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地方农民的收入增幅较小,导致他们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世纪末达到4%,这个目标无法承担起子女最基本的教育费用。社会结构的存在也就至今还未达到。“而事实上,我国2001年、2002年、2003年这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不同阶层,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规范,个比例分别为3.19%、3.41%、3.28%,不仅低于世界发达国不同的社会阶层在分配公共教育资源时,就出现了不公平家5%

6、至6%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4%的平均水平。”现象,强势群体利用自身的优势尽可能地占有更多的资源,尤其是农村教育经费的不足,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平衡。而弱势群体在同样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经济能力有(二)教育不公平也体现在对教育资源的配置上限、选择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不多等。因此,必须加强对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配置存在不均社会弱势群体的支持和保护力度,规范社会强势群体的行衡现象,即便同在农村,城镇和边远贫困地区以及重点与非为,也是社会发展的必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重点学校之间也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使解决办学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人们接受教育的不平等直

7、接影响到2008年第8期-3-教育论坛将来经济收入的不平等,进而埋下城乡、区域、阶层矛盾的大力支持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发展信息技术教育隐患,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背道而驰。和远程教育。城市教育也已经进入全面反哺农村的历史阶三、解决农村教育公平问题的对策段,城市学校应该敞开大门招收农村寄宿学生,乃至跨省招(一)强化政府责任,加强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收农村寄宿学生。另外,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施非在基本实现“普九”的形势下,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