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胃脘痛病诊疗方案优化方案

医院胃脘痛病诊疗方案优化方案

ID:40816923

大小:4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8

医院胃脘痛病诊疗方案优化方案_第1页
医院胃脘痛病诊疗方案优化方案_第2页
医院胃脘痛病诊疗方案优化方案_第3页
医院胃脘痛病诊疗方案优化方案_第4页
医院胃脘痛病诊疗方案优化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院胃脘痛病诊疗方案优化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也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优化诊疗方案 优化说明:据临床观察,对本病四种证型选用足三里、中腕艾灸治疗均可得到满意的疗效,故将此治疗方案作为优化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主要症状: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胃脘部疼痛。次要症状:可兼有胃脘部胀满、胀闷、嗳气、吐酸、纳呆、胁胀腹胀等。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中老年多见,

2、常反复发作。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2006,上海)。慢性胃炎常见上腹部疼痛,腹胀,早饱,食欲减低,饮食减少,或伴有烧心泛酸等。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于胃镜及内镜下病理。(1)内镜诊断 浅表性胃炎:内镜下可见红斑(点状、条状、片状)、黏膜粗糙不平、出血点或出血斑、黏膜水肿或渗出。 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黏膜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样。 如伴有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描述为萎缩性胃炎或浅

3、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糜烂、黏膜内出血等。(2)病理诊断根据需要可取2~5块活检组织,内镜医师应向病理科提供取材的部位、内镜检查结果和简要病史。病理医师应报告每一块活检标本的组织学变化,对Hp、慢性炎症、活动性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应予以分级。慢性胃炎活检显示有固有腺体的萎缩,即可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不必考虑活检标本的萎缩块数与程度,临床医师可结合病理结果和内镜所见,做出病变范围与程度的判断。第5页共5页(二)证候诊断 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

4、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 1.肝气犯胃证(肝胃气滞证):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嗳气频作,胸闷不舒,舌苔薄白,脉弦。 2.湿热证: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小便短黄,恶心欲呕,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或滑。 3.脾胃虚弱证/脾胃虚寒证: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濡。 4.胃阴不足证:胃脘灼热疼痛,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舌燥,大便干结,

5、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脉细或数。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和中成药1.寒邪客胃治法: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方药:良附丸加味(良姜10克、香附15克、白豆蔻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木香6克、元胡10克。苏梗10g)优化:本方主要适用于风寒直中,胃痛如绞,可加荜茇10g、草豆蔻10g生姜10g增加散寒之力。中成药:小柴胡颗粒分析总结评估:2013年我科共收治寒邪客胃胃痛病人12例,治愈7例,好转5例,其中胃痛如绞,可加荜茇10g、草豆蔻10g生姜10g后缓解较明显。 2.肝气犯胃证(肝胃气滞证) 

6、治法:疏肝理气 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选用柴胡、香附、枳壳、白芍、陈皮、佛手、百合、乌药、甘草。优化:若胀重可加青皮10g、郁金10g、木香10g助理气解郁之功;若痛甚者,可加川楝子10g、延胡索10g理气止痛;嗳气频作者,可加半夏10g、旋覆花10g,亦可用沉香降气散降气解郁。第5页共5页中成药:逍遥颗粒等。分析总结评估:2013年我科共收治肝气犯胃证胃痛病人25例,治愈18例,好转7例,其中嗳气频作者,可加半夏10g、旋覆花10g,后缓解较明显。 3.胃中蕴热 治法:清胃泻热,和中止痛。方药:泻心汤合金铃子

7、散。(黄芩10g、黄连10g、大黄10g、金铃子10g、延胡索10g。)优化:邪热蕴久则可成毒,热毒伤胃,在胃镜下可见胃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溃疡,此时治疗宜选蒲公英15g、连翘10g、银花10g、虎杖15g败酱草30等药以清热解毒,对胃病治疗有积极意义。中成药:行气袪湿胶囊,双黄莲针。分析总结评估:2013年我科共收治胃中蕴热证胃痛病人15例,治愈9例,好转6例,其中热毒伤胃,此时治疗宜选蒲公英15g、虎杖15g败酱草30等药后缓解较明显。 4.脾胃虚寒证 治法:温中健脾。 推荐方药:黄芪健中汤加减。选用饴糖

8、、桂枝、芍药、生姜、大枣、黄芪、炙甘草。优化:泛吐清水较重者,可加干姜、吴茱萸、半夏、茯苓等温胃化饮;如寒盛者可用附子理中汤,若兼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形寒肢冷等肾阳虚证者,可加附子10g、肉桂5g、巴戟天10g、仙茅10g。中成药:温胃胶囊,参麦针。艾灸:内关、中腕、足三里。分析总结评估:2013年我科共收治脾胃虚寒证胃痛病人38例,治愈28例,好转10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