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陶纪锰矿概述

奥陶纪锰矿概述

ID:40821875

大小:1.83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8-08

奥陶纪锰矿概述_第1页
奥陶纪锰矿概述_第2页
奥陶纪锰矿概述_第3页
奥陶纪锰矿概述_第4页
奥陶纪锰矿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奥陶纪锰矿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奥陶纪锰矿概述课程名称:矿床学进展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三矿姓名:江冉学号:2013021230年级:2013级任课教师:杨瑞东2013年2月14日奥陶纪锰矿概述一奥陶纪锰矿资源量及分布奥陶系锰矿分布面积小,储量较集中,均为低磷优质锰矿石和优质富锰矿石。奥陶纪锰矿是我国重要的锰矿石生产基地之一。奥陶纪锰矿主要储存在中奥陶统磨刀溪组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中奥陶统磨刀溪组是桃江式锰矿的赋存层位,主要分布于湖南安化—桃江一带。矿体由上、下两个矿层组成,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矿石构造有条带状、致密块状、鲕状、砾状。矿石结构为微屑—粉屑结构。锰矿物主要

2、为菱锰矿和钙菱锰矿。矿石化学成分:Mn21.48%、P0.0507%、P/Mn为0.0024,为优质锰矿石。轿顶山式锰矿,分布于四川汉源县,产于上奥陶统五峰组。矿体呈透镜状产出,碳酸锰矿石主要成分菱锰矿,其次是锰云石、含锰白云石、含锰方解石,局部可见褐锰矿、方锰矿、黑锰矿、蔷薇辉石。锰矿石成分:Mn34.35%、P0.049%、P/Mn为0.10014,为优质富锰矿石。因含Co0.1399%,故称钴锰矿。下面以响涛源锰矿、轿顶山锰矿、大瓦山锰矿为例,论述奥陶纪锰矿。二响淘源锰矿(一)响涛源锰矿所在地区的地质特征响涛源锰矿矿区位于桃江县城204º方向28km处。距长沙11

3、9km,内有公路相通。该矿是湖南省优质锰矿石的生产基地。①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包括木鱼山、南石冲、斗笠山和黑油洞等4个矿段,南北长6km,东西宽2-4km,面积18k㎡。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有寒武系中上统探溪群,奥陶系下统桥亭子组;奥陶系中统胡乐组和磨刀溪组;奥陶系上统五峰组,志留系下统周家溪群和第四系。与成矿有关的地层为奥陶系中统磨刀溪组,分2个岩性段:上部粘土岩段,局部硅质增高,近矿层为黄绿色页岩,可作为标志层,厚10-40m;下部岩性段由炭质页岩、含锰灰岩夹碳酸锰矿层构成,厚0.73-9.65m。含锰岩系自上而下可分为8层:⑧粘土岩,厚5-35m;⑦含锰灰岩夹碳酸锰矿

4、层(上层矿),厚0-1.59m;⑥粘土岩,可相变为炭质页岩,厚1.1~5.3m;⑤含锰灰岩,厚0.15-1.19m;④碳酸锰矿层(下层矿),厚0.25一2.44m;③含锰灰岩,厚0.15一1.6m;②黑色炭质页岩,厚0一2.71m;①条带状页岩,厚0.45-5.79m。2、构造矿区以褶皱构造为主,自北而南依次出现六通公向斜、胡家仑背斜、斗笠山向斜与张家湾背斜。褶皱轴向为北东东或近东西向。六通公向斜核部出露志留系,两翼出现奥陶系,北翼地层倾向南,倾角32~65º,深部岩层倾角变缓为4~30º;南翼地层倾向北,倾角上陡下缓。向斜两翼有次一级褶皱。该向斜控制木鱼山、南石冲两矿

5、段的展布。斗笠山向斜控制斗笑山矿段的展布;张家湾背斜控制黑油洞矿段的展布。规模较大的断层有2条。F13断层,位于木鱼山矿段,长1400m,倾向北北东,倾角57~80°断层破碎带宽0.2-3m,有角砾岩,并被石英脉充填,垂直断距9-45m,属正断层,破坏矿体的连续性。张家湾F3断层,走向近东西,是斗笠山矿段与黑油洞矿段的天然分界线,两盘有水平位移,其断距近500rn,破坏矿体的连续性。六通公向斜两翼发育次一级小褶皱,其北翼木鱼山段有孟溪向斜和野鸭塘背斜。孟溪向斜:位于4-54线之间,长900m,幅宽145-250m,幅高20-80m轴向近东西,轴面北倾,倾角80~87º。

6、南翼地层倾角21~34º,北翼地层倾角18~55º,矿层呈波状展布。野鸭塘背斜:位于16-54线间,长900m,幅宽145-250m,幅高20-80m。轴向近东西,轴面北倾,倾角78-85º。南翼地层倾角25-50º,北翼地层倾角20-35º。矿区小断层比较发育。根据木鱼山段钻孔统计,在13个钻孔中的含矿部位见到小断层13条,断层垂直断距1-9m,水平断距0.5-6m,有破碎带,宽0.02-2,22m,倾向北或向南,倾角42-80º,除1条属逆断层外,其余12条均属正断层。对南石冲南井100mm与150m中段的小断层进行调查,小断层也比较发育。100m中段,坑道全长64

7、6m,有小断层17条,断层密度1.7-13条/百米,平均2.4条/百米;150m中段,坑道直全长366rn,有小断层44条,断层密度7.7-25条/百米,平均11条/百米。这些小断层倾向各异,倾角42-88º,多属正断层,也有逆断层,断距0.2-1.8m。对矿层起破坏作用3.岩浆岩矿区外围,北部有桃花山岩体,南部有伪山岩体。矿区内六通公向斜袖部见煌斑岩脉2条,一条长560m,宽5-20m倾向南西,倾角71º;另一条长620m,宽8-15m,倾向南西,倾角70º煌斑岩脉有分枝复合现象,均充填在张性断裂中,围岩无明显蚀变,切断矿层,但上、下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