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历史沿革

安化县历史沿革

ID:40826969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8

安化县历史沿革_第1页
安化县历史沿革_第2页
安化县历史沿革_第3页
安化县历史沿革_第4页
资源描述:

《安化县历史沿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安化县历史沿革安化,古称“梅山蛮地”,土著民族称“莫瑶”。是名闻遐迩的梅山文化发祥地,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置县,有近千年历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安化境内陆续出土的大量古代文物充分证明,安化这块地方,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至少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定居生活,繁衍生息。历代君王,无分南北,置官定赋,划野开疆。安化这块地方,在宋代置县前,虽不为具体的郡县所辖,但却在一定的辖区之内。传说黄帝登熊湘山,舜帝南巡交阯歿于仓梧之野(亦日九嶷,今湖南宁远县境)。所辖之地“北至于幽陵(幽州),南至于交阯(交州),西至于流沙(甘肃张掖县东北)、东至于蟠木(东海中有山焉,名日度素

2、,上有大桃树,屈蟠三千里)”,今湖南地自然为其版图。《禹贡》,安化属荆州之域。战同时期,湖南为楚国天下,安化当属之。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分黔中郡以南为长沙郡,安化隶属长沙郡范围。汉代,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长沙郡为国;东汉光武时复改为郡,安化仍属长沙郡范围。三国“赤壁之战”后,荆州归于蜀,安化属蜀。后刘备取西川,吴与蜀分荆州,安化属吴衡阳郡范围。南北朝时,宋分荆州置湘州,改衡阳郡为国。齐、梁、陈仍为湘州,复改衡阳为郡,安化属湘州衡阳郡范围。隋代,废郡置州,改湘州为潭州,置总管府。隋大业初改潭州为长沙郡。安化属长沙郡范围。唐代,高祖武

3、德四年(公元621年),复改长沙郡为潭州。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72年),分天下为十五道,潭州属江南道。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分江南为东西两道,置采访史,潭州属江南西道。天宝七年(公元749年),改潭州为长沙郡,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长沙郡复称潭州。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置湖南观察使,治衡州,大历四年(公元769年),徒治潭州。僖宗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升钦化军节度,光启二年(公元886年)改曰武安军节度。安化属江南西道潭州长沙郡范围。晚唐时期,由于唐朝统治势力的削弱,梅山土著瑶族人民逐步兴盛起来,成为一支不易征服的势力。随后历代统治阶级,视梅山

4、瑶人为“寇”,禁不得与汉民交通,其地不得耕牧。并不断派兵征伐。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王安石遣章惇经制江南“蛮”事。惇企图用武力征服“梅山”,但遭到了张颉、蔡煜的反对。煜言:“是役不可亟成”。神宗以为然,将开梅山事专委于煜。章惇欲夺其功,竞发兵攻打梅山,失利,退军沩山密印禅寺,乃遗长老颖诠等三人入梅山说谕其酋,瑶人愿“归顺”朝廷。自此,梅山纳入宋朝版图,得其地东起宁乡司徒岭,西抵邵阳砂寨,北界益阳泗里河,南止湘乡佛子岭,得其田二十六万零四百三十六亩,籍其民一万四千八百零九户,一万九干零八十九丁,均定其税。使岁一输。筑武阳、关硖二城(今绥宁县地),诏以山地置新化县并二城同

5、隶邵州。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分置安化县取“归安德化”之意,改隶潭州,县治启宁坪(今东华启安坪),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毁于战火,县治迁伊水西岸,即今梅城镇街道区,辖四乡五都。元代,元世祖立湖广行中书省,改潭州为路。又分置湖南道宣慰司,岭北湖南道肃政廉访司。文帝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改潭州为天临路,安化为天临路所辖。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安化为起义军程友谅占领。安化贺兴隆,聚乡子弟为兵,驻镇安寨,保障乡闾。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政权后,贺兴隆率众归明。明初,改天临路为潭州府。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改为长沙府。九年(公元1376年),改湖广行省

6、为湖广布政司。安化为长沙府辖。下辖十一乡,十九里,后并为九里。清初承明制,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分置湖南布政司。安化属湖南布政司长沙府所辖。下辖九里一坊。清同治年间,改为四乡五都。民国初年,改湖南布政司为省,废府、厅、州,保留道。安化属湖南省湘江道。公元1922年,撤销道,保留省、县两级。安化直属湖南省,下辖10镇84区964团。公元1935年,改为区乡保甲制。公元1938年,,湖南划分十个行政督察区,两个直辖市,安化属第五行政督察区;县下撤区并乡,安化辖26乡、335保。公元1947年,并为11乡,149保。公元1949年6月28日,在“中共安化县工委”领导下,武装

7、推翻国民党安化县政府,八月南下工作团进抵梅城,九月二日正式成立“安化县人民政府”县城仍设梅城。是年7月,湖南分十个专区,两个直辖市,安化属益阳专区,下辖八区一镇,277个乡、(镇)。公元1951年7月,划出三、四区和兰田镇归兰田县(今涟源县),县城随之迁东坪。1952年重新划为15个区,376个乡、(镇),同年8月,撤销益阳专区,安化属常德专区。1954年6月,经第一届第一次县人民代表大会决定,设县人民委员会。1956年撤区并乡,设四个办事处,一个直属指导组,58个乡。公元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下辖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