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课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ID:40829349

大小:2.56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8-08

课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_第1页
课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_第2页
课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_第3页
课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_第4页
课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历史必修②礼义廉耻以文治国五权分立三民主义你知道中山装造型的政治含义吗?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服饰变幻饮食变化我们的思考住宅变迁习俗变革学习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在改变着!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学习目标:返回自主学习:观察下列图片,并结合教材P64-66,填写近现代服饰的变迁表。进入返回阶段表现服饰特征时代特征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旗袍土洋并存,中西合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宁装布拉基绿军装政治色彩强烈

2、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体制西服、夹克、休闲服装美观大方彰显个性异彩纷呈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多元社会中国四大菜系川菜香辣炒蟹鲁菜迎宾花篮淮扬菜(苏菜)清炖蟹粉狮子球粤菜金牌烧乳鸽中国其他菜系浙菜西湖醋鱼闽菜干烧鱼湘菜红煨鱼翅徽菜符离集烧鸡中西餐饮食文化有什么区别?论一论:西餐: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究食物营养成分的搭配是否合理,以及营养成分是否被充分吸收),菜肴的色、香、味是次一等的要求。中餐: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此外,在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餐具、礼节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下人民生活艰苦,需凭票购物。1987

3、年发起“菜篮子工程”即政府为解决城市居民的副食品消费所采取的改进副食品产供销渠道的一系列措施。列入“菜篮子工程”范围的副食品品种大致有五类:如肉猪、禽蛋、蔬菜、水产品、奶牛等。为何改革开放前人们购物时要一些票证才能买得到东西?而现在我们购物时又不用这些票证了呢?合作探究:返回改革开放前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决定的。新与旧、中与西这两对矛盾的复杂交织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的特殊面貌老北京的建筑经典——天圆地方的四合院中国建筑文化体现出很强的内向性和封闭性里弄lǐlòng住宅注重建筑间的绿化与环境,起居方式已完全西化,建筑高度一般三层,有的甚至四层。中西合璧的里弄住

4、宅完全西化的独院式“洋房”这些别墅洋房多为殖民统治者、商业巨头、晚清官宦的私宅,有雄厚的财力为后盾,因此多精美别致、豪华气派。也直接体现了西方文化移植式的输入。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政策。近十多年来,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返回天津大型安居工程——华苑小区告示:今日剪辫者奖酱肉面一碗革除陋习、树立新风尚、休闲方式多样化中国青年志愿者赴泰国救援服务队凯旋归来返回思考外因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内因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的涌入;戊戌

5、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吸收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改革开放等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政治变革:经济发展:1840年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改革开放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思想解放:西学东渐:探究:新闻报道:在当今的中国,每到圣诞节或情人节,不管是商家还是顾客都会全程投入,气氛愈演愈烈。与之相反的是传统的中国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节日的气氛却是越来越淡化………在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观点一:这是一种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发展,这时候旧的文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西方文化的进入,

6、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中国逐渐改掉了一些传统陋习,与世界接轨。观点二:这是一种文化侵略,西方文化的进入,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步步沦丧,特别当我们过着西方的圣诞节时,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已经被韩国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不是没有我们的节日,而是我们丧失了很多很多的记忆!我们不是没有我们的文化,而是我们丧失了太多太多的自信! 一个没有自己节日的民族,是一个浅薄无知的民族! 一个放弃自己文化的民族,是一个走向堕落的民族!返回我的观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体会和感悟?(可以从本节课我们所学的任何一点切入,任你思维纵横古今)

7、和大家分享一下吧!体验、感悟历史返回长袍马褂鸦片战争前的旗袍改良后的旗袍旗袍的变化:进入30年代后,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称经典之作。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旗袍,被称作Chinesedress的旗袍,实际上正是指30年代的旗袍。三十年代的旗袍早期西装西装革履西装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后流行虽说西装依然是男人们时髦的服饰,但中山装很快就开始与西装平分天下。中山装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50年代女性的又一时尚——布拉基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现代的西装美观大方彰显个性返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