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试题 (I)

2019年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试题 (I)

ID:40833011

大小:7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8

2019年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试题 (I)_第1页
2019年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试题 (I)_第2页
2019年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试题 (I)_第3页
2019年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试题 (I)_第4页
2019年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试题 (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试题 (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试题(I)一、看拼音,写词语qīchásàozhoumàilǒnɡpianpotuìsèxīlàzhànɡpenɡqūfúmídǐduokui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白()过()()而却步()()所思()()一是如()初()()失良机感激()()时光()()三、查字典填空。篷帚褪1、上面三个字按音序排列,________字排在最前面,它的部首是,和它结构相同的字是_________。2、上面三个字按笔画从少到多排列,______字排在第一位,它的部首是_______。四、关联词语填空。(1)(  )麦地里有一穗是最大的,(   )弟子们未必能碰到它。

2、(2)在人生路上,(    )错失了良机,我们(    )不应叹息。五、按要求写下面的句子。1、这里不但能呼吸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改成陈述句)2、章武紧紧握住扫路人的手说,30年后,他再来看扫路人。(改成第一人称叙述)3、体会句式特点,仿写句子。(1)理想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理想是通往成功道路的铺路石;理想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2)大自然能结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启示我们要齐心力;,那是启示我们六、课堂传真。1.学了《天游峰的扫路人》和《最大的麦穗》老师让李亮和陈扬向全班同学介绍他们的学习经验,下面就是

3、他们的精彩发言。请你运用语文知识积累,联系生活实际,把他们的话补充完整。陈扬:我觉得读文章时要学会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最大的麦穗》中的“最大的追求”指的是__________;“眼前的一穗”则指_____________。李亮:读课文还要学会联系上下文。《天游峰的扫路人》中“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写出了游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联系上文“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与游客进行对比,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扫路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陈扬:“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写出了天游峰____________的特点,更衬托出扫路人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李亮:文中的标点也值得细细体会。比如“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和“在一片静寂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两处破折号用法不同,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2.当然,追求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但__________________,这才是_______________

5、_。请写一句关于把握机会的名言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阅读风景线。(一)《山谷中的谜底》节选   1983年的冬天,大雪纷飞,有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个山谷。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突然惊奇地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不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shēnzī)__________。就这样

6、,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雪下得多大,雪松()完好无损。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shēngjī)___________。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存活了下来。1、在文中空白处填上合适词语。2、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山谷中的“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补充完成下面的填空,并回答

7、问题。(1)用文中的句子最简洁而又完整地叙述东坡大雪和雪松的较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两个旅行者这样分析观察到的现象,从而揭开了谜底:因为柘、柏、女贞这类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这类树在东坡都绝迹了。因为西坡雪小,所以柘、柏、女贞这类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雪松的枝丫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它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