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精讲

《文言虚词》精讲

ID:40834834

大小:2.13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8-08

《文言虚词》精讲_第1页
《文言虚词》精讲_第2页
《文言虚词》精讲_第3页
《文言虚词》精讲_第4页
《文言虚词》精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虚词》精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虚词表假设的文言虚词【知识点解析】一、定义假设关系是指前一分句假设一种情况,后一分句说出假设情况的后果,在现代汉语中假设关系最突出的表现形式是关联词语。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哪怕……也、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么(就)、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也(仍然、还是)。二、表示假设关系的文言虚词列举1、而;2、其;3、若;4、则表假设的文言虚词【知识点解析】三、常见假设关系文言文虚词运用1、而: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

2、贞》)2、其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表假设的文言虚词【知识点解析】3、若表假设,相当于“如果”。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4、则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表假设的文言虚词【典型例题】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

3、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表假设的文言虚词【典型例题】答案:1、连词,并列关系2、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3、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4、连词,递进关系5、连词,修饰关系6、连词,承接关系7、代词,同“尔”,可译为你8、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解析:1、“而”,作第二人称代词,通“尔”,你、你的。2、也可作连词,表并列,递进,转折,相承,假设等。3、助词,副词词尾总结点评:明

4、晰“而”字的文言用法。表假设的文言虚词【变式训练】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4、向使六国各爱其地5、童微伺其睡6、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7、独其为文犹可识表假设的文言虚词【变式训练】8、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9、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10、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11、距其院东五里12、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13、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14、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表假设的文言虚词【变式训

5、练】15、其皆出于此乎?16、子其勉之17、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8、国无主,其能久乎?19、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20、其竟以此而陨其生乎?2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表假设的文言虚词【变式训练】22、吾其还也23、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24、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25、天其弗识,人胡能觉?26、溱与洧,浏其清矣27、北方其凉,雨雪其雱2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29、彼苍天者,曷其有极表假设的文言虚词【变式训练】30、既见君子,云其何忧3

6、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3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33、彼人是哉,子曰何其?表假设的文言虚词【变式训练】答案:1—4: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5—7: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8:第一人称代词“我”;9—12:指示代词“那”“那些”;13:指示代词“其中的”;14—15:表示推测、估计语气“恐怕、大概”;表假设的文言虚词【变式训练】16—17:表示祈使语气“应当”;18—21: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哪里”;22:表示商量语气;23:表示假设“假如”;24:表示选择“或者、还是”;25:表示让步“尚且”;26

7、:相当于“然”,用在形容词后;表假设的文言虚词【变式训练】27—29:在单音节形容词和象声词之前,起强调作用;30—32:句中无实意,凑足音节;33:表示疑问语气。解析:其字的主要用法。A代词,代第三人称,他(它),他(它)的。B代词,代第一人称,我,我的。C作指示代词。D作连词。E语气副词。总结点评:明晰“其”字的文言用法。【一、定义】“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每年高考考试的一个难点。从历年的考试情况来看,这道题的答题情况不很理想,其原因是文言虚词因依附的句子的变化,意义和用法也发生变化,考生难以

8、把握。其实判别文言虚词的用法也是有一定的方法的,下面的方法就可以帮助考生快速而准确地判别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利用语境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方法解析】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要反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