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机校验法

平衡机校验法

ID:40835772

大小:25.9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8

平衡机校验法_第1页
平衡机校验法_第2页
平衡机校验法_第3页
平衡机校验法_第4页
平衡机校验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衡机校验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平衡机校验法1          校验项目及定义1.1 最小可达剩余不平衡量(e0):平衡机能使转子达到的剩余不平衡量的最小值。最小可达剩余不平衡量是衡量平衡机最高平衡能力的性能指标。以g.mm/kg表示。1.2不平衡量减少率(URR):经过一次平衡校正所减少的不平衡量于初始不平衡量之比。它是衡量平衡机平衡效率的性能指标。不平衡量减少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URR=(U1-U2)/U2=(1—U2/U1)×100%式中:U1――初始不平衡量     U2――一次不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2

2、         校验转子2.1           校验转子是钢制的,其形状应符合图1的规定和要求。注:(1)试验平面应满足:A>=B/2;C>=B/2 (2)如果使用滚珠轴承座,应提供轴肩环的中心跳到所规定的距离。(3)也可使用8孔45度角度假间隔的校验转子。  2.2           校验转子的质量、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  2.3  校验转子应由制造单位提供,质量小于0.5kg的校验转子由制造单位和用户协商解决。3试重 3.1 试重的形状应是带台阶的圆柱头螺钉等,其质心位置应在校验前

3、给出。3.2试重的质量精度要求 测试e0时应在0.5%以内;测试URR时应在0.1×(100%-URR)以内。3.3试重的安装位置要求  试重的安装位置应在每一试验平面的相同半径上且间隔30度(45度),每个试验平面上的零度基准应在同一角度方向上(在通过转子轴线的同一平面上)。安装位置相对于正确位置应有如下的精度:a.     轴向偏差与试验平面间距之比,在0.1×(100%-URR)所规定的百分比内;b.    径向位置偏差与半径之比,在上述同样的百分比内;c.     角度位置偏差(以弧度为

4、单位)与1弧度之比,在上述同样的百分比内。3.4试重计算举例5号校验转子质量为50kg标称的最小可达剩余不平衡量e0=1g.mm/kg对应校验转子每实验平面上的不平衡量用U每面表示。              1U每面=(50kg×1g/kg)/2=25g.mm若试重的校正半径为44mm  则试重(10U每面)=(10×25g.mm)/44mm=5.68g4 校验条件  4.1环境条件:     a。室温10度~40度     b. 相对湿度不超过85%;     c. 电源电压的波动不超过名义

5、值的10%;     d. 其他条件按平衡机使用说明书的规定。4.2校验转子的选择按平衡机的转子质量范围选用靠近两端的两个校验转子。4.3平衡转速对轻的校验转子,用平衡机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最低转速。对重的校验转子,用哦环境使用说明书固定的最高转速5最小可达剩余不平衡量的校验 5.1将校验转子平衡到剩余不平衡量小于5eo 5.2 在校验转子任意两个非试验平面上,同时分别加上相当与试验平面上(10~20)U每面的试重,两试重的相对位置不许同相或相反;  5.3  按平衡机规定的程序和平衡转速在两个平面

6、上(避开“N”孔)根据平衡机读数进行不超过4次启东平衡(允许现场称试重);每次加试重的位置和次数应作详细记录,以便检查重是否有飞脱落的情况;5.4带联轴节的平衡机,将联轴节相对校验转子转动60或90度 5.5用两个10U每面的试重同时相同地分别价值左右面的“O”孔内,顺序是任意的,位置0度、30度、60度、90度、120度、150度、180度、21度、240度、270度、300度、330度、或(0度、45度、90度、135度、180度、225度、270度、315度)5.6按操作规程,每次启动只允

7、许一次读数;5.7Aid算术平均值的计算5.8  Ai的读数应符合下式要求,则e0校验为合格。8.8Ai,

8、点为作图原点,在作图原点上面距离等于5U每面处作为许用圆图原点。6.1.4在个许用圆图原点为圆心,以为25U(125U每面)每面半径画圆。该圆与极角(以许用原图点为顶点)为0、30、60、90、120,150、180、210、240、270、300、330度12条径向线(或间隔45度的8条线)的交点为许用圆的圆心6.1.5在各许用圆圆心处以r为半径画圆。许用圆半径按下式计算:      R=1+R(1-URR)--------------图中:a――固定试重     c――移动试重R---a和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