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名胜古迹

廊坊名胜古迹

ID:40836540

大小:39.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8-08

廊坊名胜古迹_第1页
廊坊名胜古迹_第2页
廊坊名胜古迹_第3页
廊坊名胜古迹_第4页
廊坊名胜古迹_第5页
资源描述:

《廊坊名胜古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永定河金沙故道永定河,俗称浑河、不定河。上游发源于山西省阳高、宁武两县,经张家口、北京、廊坊、天津地区东入渤海。此河含沙多、流量大,多次泛滥改道。1870—1956年,决口改道65次;1698—1772年改道6次。使京南、霸北、涿东、武西数百里内,皆为故道,河水任意游荡,固安、永清、廊坊最甚。据载,清嘉庆41年,“暴雨数日,洪水决堤,怒涛奔流,吼雷战马,城即沼,民即急矣,”此次水患,固安城南的吉城被淹没。现今地面2米以下尚可见到当时锅台和土坑。进入二十世纪后,特大洪水有3年,解放后特大洪水有2年,一般洪水有4年。原安次县城关北明代刘尚书丈余墓碑仅余1米。为治

2、理水患,清朝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固安县南房上村于成龙墓]于成龙,汉军镶黄旗人,清顺治十年(1653年)移居固安县南房上村。康熙年间授通州知州,曾任直隶巡抚、河道总督,奉旨修治永定河。康熙三十八年九月以病乞假,三十九年(1700年)三月卒。墓中碑刻铭文为康熙皇帝御笔,后有不少学士拓临。“文革”期间,墓地遭严重破坏,现仅存汉白玉石碑、石像生等遗迹。[回龙亭碑]永定河金沙故道永定河,俗称浑河、不定河。上游发源于山西省阳高、宁武两县,经张家口、北京、廊坊、天津地区东入渤海。此河含沙多、流量大,多次泛滥改道。1870—1956年,决口改道65次;1698

3、—1772年改道6次。使京南、霸北、涿东、武西数百里内,皆为故道,河水任意游荡,固安、永清、廊坊最甚。据载,清嘉庆41年,“暴雨数日,洪水决堤,怒涛奔流,吼雷战马,城即沼,民即急矣,”此次水患,固安城南的吉城被淹没。现今地面2米以下尚可见到当时锅台和土坑。进入二十世纪后,特大洪水有3年,解放后特大洪水有2年,一般洪水有4年。原安次县城关北明代刘尚书丈余墓碑仅余1米。为治理水患,清朝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固安县南房上村于成龙墓]于成龙,汉军镶黄旗人,清顺治十年(1653年)移居固安县南房上村。康熙年间授通州知州,曾任直隶巡抚、河道总督,奉旨修治永定

4、河。康熙三十八年九月以病乞假,三十九年(1700年)三月卒。墓中碑刻铭文为康熙皇帝御笔,后有不少学士拓临。“文革”期间,墓地遭严重破坏,现仅存汉白玉石碑、石像生等遗迹。[回龙亭碑]永定河金沙故道永定河,俗称浑河、不定河。上游发源于山西省阳高、宁武两县,经张家口、北京、廊坊、天津地区东入渤海。此河含沙多、流量大,多次泛滥改道。1870—1956年,决口改道65次;1698—1772年改道6次。使京南、霸北、涿东、武西数百里内,皆为故道,河水任意游荡,固安、永清、廊坊最甚。据载,清嘉庆41年,“暴雨数日,洪水决堤,怒涛奔流,吼雷战马,城即沼,民即急矣,”此次水患

5、,固安城南的吉城被淹没。现今地面2米以下尚可见到当时锅台和土坑。进入二十世纪后,特大洪水有3年,解放后特大洪水有2年,一般洪水有4年。原安次县城关北明代刘尚书丈余墓碑仅余1米。为治理水患,清朝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固安县南房上村于成龙墓]于成龙,汉军镶黄旗人,清顺治十年(1653年)移居固安县南房上村。康熙年间授通州知州,曾任直隶巡抚、河道总督,奉旨修治永定河。康熙三十八年九月以病乞假,三十九年(1700年)三月卒。墓中碑刻铭文为康熙皇帝御笔,后有不少学士拓临。“文革”期间,墓地遭严重破坏,现仅存汉白玉石碑、石像生等遗迹。[回龙亭碑]位于安次区朱

6、官屯村东,石碑阳面文字尚完整,内容主要是颂扬乾隆南巡路过永定河及拨款疏浚河道的功德,并记载了康熙三十年(1698年)至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间永定河六次改道的水文资料。侧面有乾隆御笔题诗一首。在永清县泥安村至曹家务一带,可以看见1947年以前的永定河古道,为高出地面数米的指状缓岗。吕端故里吕端(935—1000),北宋大臣,幽州安次(今廊坊市广阳区)人。父吕琦,后晋兵部侍郎,以荫补官。至道元年(995年),继吕蒙正为相,太宗赞他“大事不糊涂”。他告老退居乡间,死后安葬在龙河之滨的古县村西北,据说只有一部《论语》陪葬。永清县大辛阁辽代石塔大辛阁石塔素称京南

7、白塔,现高6米,为八角密檐式实心塔,汉白玉质。由座、身、檐等组成,塔刹已缺失,后当地农民自发重建。清代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永清县西北十五里辛窖村龙泉寺有白塔,”即此。塔身第一层塔檐雕斗拱状,武士浮土像。往上13层,各层均有角风铃孔。全塔立于莲花座基上。塔顶、塔身和塔座皆为单独石雕,由榫相接而成。此塔与北京房山区云居寺内辽代石塔形制极为相似,为辽代寺院的附属物。传说在宋辽交战时,此塔下有井,通地道供饮水,连接岔口村的隆兴寺,寺为地道入口,用于遁兵、隐兵。永清县元代史天泽家族墓史天泽,元代永清县韩侯乡兴隆里人,历经元太祖、太宗、宪宗时期。“位兼将相,望重四

8、朝。”他是元代首位汉人丞相。1985年在永清县大辛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