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陵选址及建筑风格和特点

明显陵选址及建筑风格和特点

ID:40845766

大小:1.45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8

明显陵选址及建筑风格和特点_第1页
明显陵选址及建筑风格和特点_第2页
明显陵选址及建筑风格和特点_第3页
明显陵选址及建筑风格和特点_第4页
明显陵选址及建筑风格和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显陵选址及建筑风格和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明显陵选址及建筑所体现的风水特点姓名:刘乔学号:120110605学院:环境学院摘要:从明显陵的选址及其建筑规划布局出发,阐述了其中所涉及的传统风水学观念在陵寝选址和布局中的体现,为深入理解古代陵墓建筑风水提供材料。关键词:明显陵;风水;选址;建筑规划布局Abstract:FromtheselectedlocationandtheconstructionplanlayoutofXianlingMausoleumoftheMingDynasty,elaboratethatfeng-shuiiscomplied

2、withduringtheplanofXianlingMausoleum,inordertobetterunderstandingthefeng-shuitheoryoftheancientgravesbuilding.Keyword:XianlingMausoleumoftheMingDynasty,feng-shui,selectedlocation,constructionplanlayout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7.5公里纯德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皇帝和其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始建于明正德

3、十四年(1519),历时47年建成。园陵墓面积1.83平方公里,其围陵面积183.13公顷,是我国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是我国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单体陵墓。明显陵是18座明陵中的第12座帝陵,在明代帝陵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和意义,其“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是绝无仅有的。1明显陵的选址在“事死如事生”的观念的影响下,皇陵的选址事体重大,古人认为这个直接攸关国运,明王朝亦不例外。在《明代帝王陵墓选址规划研究》一文中,刘毅对明代帝王陵寝择址的规划做了详细的研究,他认为制约明皇陵择址的因素主要有四

4、个,即地理因素、政治因素、风水理论及陵区制限制[1]。明显陵的主人兴献王生前为一藩王“国安陆”,受地理因素的限制,死后应在王府附近择吉地按藩王礼安葬。由于明显陵不在帝陵区,故而不受陵区制制约。而在政治因素这一块,大礼仪只影响到显陵的规格,并未影响其择址。因此,根据《明代帝王陵墓选址规则研究》一文,我们可以知道除受到地理因素影响外,明显陵的择址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风水理论。图1钟祥地理位置简略图之所以将显陵定址在钟祥(见图1),是因为我国山脉走向,西部呈西北向东南,东部呈东北向西南,而在中部稍偏东这块广阔的土地上,山

5、脉多呈南北走向,且东西对峙,节节“八”形传递。东边外有太行、内有吕梁,西边外有贺兰、内有六盘;再往南东边外有大别、内有大洪,西边外有秦岭、大巴,内有巫山、荆山。在这东、西两派峙立的群山北端,阴山呈东西向横亘,形成东西北三面丛屏,钟祥就在大洪、荆山的东西余支脉屏里,显陵则处钟祥中心,位于吉地中心。从风水角度看,明显陵的地理形势(见图2),颇具典型:松林山前的台地呈南向延伸,符合“负阴抱阳”的理想图式,松林山后,群山巍峨,“来龙生旺”,吻合帝王所要求的王气葱郁;山东西两侧的余脉,呈现“左青龙,右白虎”的格局,成拱卫

6、之势;前有屏山、水口,又形成护气之形;东有寨子河,西有洋子河,汉水自西向东南蜿蜒,对陵区呈环抱之势。玄宫枕山望川,负阴抱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完备!图2明显陵卫星图嘉靖《兴都志》在对显陵的风水环境进行了如下描述:“夫兹山之体,则峻而不激,雅而不缓,层峦叠帕,含藻藏蕴奇,虎踞而龙蟠,鸾翔而凤舞,然后翼翼绵绵盘纡前结,实为天子之岗,佳名素定,非假人为也。”[2]2明显陵整体陵园建筑体现的风水特点从整体上来看,明显陵的建筑格局宛如一个巨大的“宝瓶”,分内外围城,外围城南端为两重陵门,分别称为新、旧红门。红门内似如游

7、龙的神道连接着陵寝,神道两侧建有龙凤门,石雕文武臣、将军、立马、臣马、麒麟、象、狮子、骆驼、獬豸、华表、御碑亭,同时九曲河蜿蜒其间,其上架有五道汉字白玉石拱桥。内围城建有棱恩门、棱恩大殿、明楼、茔城、瑶台等。其中两大茔城呈“8”字形结构,两座隐秘的地下玄宫由瑶台相连(见图3)。图3明显陵整体陵园布局显陵的规划设计严格遵循了“千尺为势,百尺为形”[3]的风水建筑理论。在竖向设计上,最高建筑方城明楼和睿功圣德碑楼的高度都不超过工部营造尺的一百尺(约合32米);在平面设计上,明显陵确切的与“百尺”——“千尺”经纬网进

8、行设计,具体的做法是先在山水格局中选定穴位,即陵寝地宫的核心“金井”,作为整个设计的中心点,按中轴线铺开的方格网,最后决定建筑布局,组群划分规模不超过一千尺,单体建筑的高度不超过一百尺[4]。显陵的神龙道长约290m,其一反陵区神道通直和左右对称的原则,在原本平坦的路面上,蜿蜒延伸,实为了迎合风水梨“大陆弯环玄字体,阳神三折穴前萦;直来直去无生意,乙字弯身最有情”[5]。尽管没有太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