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业脱困之路

中国光伏业脱困之路

ID:40855470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8

中国光伏业脱困之路_第1页
中国光伏业脱困之路_第2页
中国光伏业脱困之路_第3页
中国光伏业脱困之路_第4页
中国光伏业脱困之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光伏业脱困之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光伏业脱困之路曹寅原创

2、2012-10-25  有一种学派认为,企业的优势应来自于企业家的创新和管理,政府不应直接插手企业间的竞争,更不应帮助企业获得不公平的优势。  然而回顾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历程,无论是泡沫之前政府的偏向性政策,还是泡沫之后政府的国有化救赎,中国光伏企业和政府之间始终牵扯着不清不楚的关系,这确令西方人有理由对中国光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的成就感到怀疑。  但既然行已至此,如何尽快找到突围之路才是当下之重。  “光伏奇迹”背后  自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的改革或者复兴计划都将新能

3、源作为重点对象,光伏业更是明星中的明星,各国都对自己的光伏企业寄予厚望。  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全球光伏组件供需严重失衡后,国际市场上光伏组件的价格迅速下滑,欧美本土光伏组件和电池企业利润越来越薄,直至很多企业亏损倒闭。这些倒闭或者濒临倒闭的欧美企业中,很多也都是被欧美国家领导人以及产业界寄予厚望的明星企业,如Solyndra、Evergreen、Qcell等。  全球光伏产能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就是来自于中国的产能急剧增长。据估算,目前中国的组件产能接近40GW,而去年全球的光伏组件需求量不过

4、24GW。  就在5年前,中国的光伏组件产能不过区区3GW,还不及目前尚德一家企业的产能,5年内,产能整整增长了13倍。  中国“光伏奇迹”的背后一直有着政府的影子,这也成为欧美市场监管者眼中,中国光伏行业的“原罪”。  在光伏最疯狂的时候,几乎每个省市的开发区都有光伏产业园,每个地方政府的招商团队都在想尽办法吸引光伏企业落户。政府不仅提供廉价贷款、廉价土地和电力,还帮助企业招工,建设基础设施,甚至还有地方政府赠送当地房产给光伏投资者。  在发展绿色经济大旗下,光伏企业不仅仅是地方政府眼中的纳税和

5、就业大户,也关乎地方政府的脸面和政绩成就。在此背景下,各路资本蜂拥投身光伏,一大批光伏企业被政府和资本迅速“催肥”。  实际上,这种扶持性措施在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体中并不罕见,政府对于所谓战略性行业企业的重点帮扶屡见不鲜。  如果中国光伏企业的市场大部分在国内的话,这种所谓“原罪”恐怕根本没人会在意。但约90%的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到了欧美国家。中国廉价光伏组件的白热化价格肉搏,使欧美企业在本土市场上面临市场份额和利润率双下降的困境。  即使欧美光伏企业也有其自身问题,即使欧美国家对于当地光伏企业也有

6、补贴和扶持政策,即使中国光伏企业并没有从庞大的市场份额中赚到什么钱,即使数百万欧美普通能源消费者借中国廉价组件提前享受到了绿色能源,即使中国庞大的光伏产能养活了欧美众多设备和原材料供应商……欧美市场监管者仍然认定:中国光伏企业是不受欢迎的规则破坏者,以及享受不公平优势的政府背景企业,甚至有人将中国光伏企业视作中国政府的“经济战武器”,而“双反”就成为欧美国家自我保护的盾牌。  国有化的“伪救赎”  经营情况迅速恶化之下,一批光伏企业开始被迫走向国有化。  江西新余市政府资产管理公司出手购入赛维股权

7、,有媒体称无锡国资委下属无锡国联公司或将重组尚德……地方政府的国有化努力,既是对光伏企业的救助,也是对已和光伏企业深度捆绑的地方政府自身的救助。  一旦光伏企业破产,地方政府将面临大量失业劳动力以及数十亿无法追回的银行贷款和供应商欠款,随之而来的矛盾和问题将十分棘手。  这些地方政府的国有化救助努力,本质却仍是一种“伪救赎”。  曾经各地政府逆市场规律的揠苗助长,本身就是光伏困境的重要起因;现时政府的兜底性国有化救助除了能解企业财务的燃眉之急,仍不能给企业带来技术、管理或者商业模式上的脱困之术。 

8、 况且,国有化之后的光伏企业股东结构更复杂,管理成本也将上升。最关键的是,中国地方政府的国有化救助将被欧美光伏企业用作中国政府补贴光伏企业的新证据,影响美国“双反”的最后终裁结果以及欧洲的“双反”调查,再度严重危及中国光伏企业的海外市场。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样的救助不仅短视,而且从行业整体来看,有害无益。  值不值得救  但是对于光伏行业的救助并非没有意义,只能说目前的国有化救助方案是病急乱投医。光伏行业作为新兴绿色产业,其战略意义毋庸置疑。光伏发电成本近两年迅速降低后,离平价上网也已经不远。  中

9、国光伏企业虽然起步晚于欧美同行,但是近几年已经在国内形成一条非常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过去所谓的原料、市场两头在外已经得到部分扭转,从设备到原料都有本土企业可以供应。即使是一些高端原料,例如正银,都已经开始有本土企业挑战外资品牌的垄断,如此完善的产业链和专业的企业间分工在国内并不多见。  而且,包括尚德在内的一些国产组件品牌在海外市场也获得了非常不错的品牌声誉,笔者曾做过调研,尚德、英利、天合、阿特斯这四大品牌在海外业主和终端用户心中的声誉相当不错。  此外,近几年的光伏大跃进虽然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