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锐风电“间谍门”原委调查

华锐风电“间谍门”原委调查

ID:40855918

大小:21.6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8

华锐风电“间谍门”原委调查_第1页
华锐风电“间谍门”原委调查_第2页
华锐风电“间谍门”原委调查_第3页
华锐风电“间谍门”原委调查_第4页
华锐风电“间谍门”原委调查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锐风电“间谍门”原委调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华锐风电、美国超导、大连国通核心当事人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还原华锐风电“间谍门”原委。  一家是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大的风机整机制造商——华锐风电,一家是曾靠出售风机设计许可证和电力电子模块为主的设备制造商——美国超导,因为一起风机知识产权纠纷,不顾情面迅速翻脸。为何亲密战友会反目成仇,甚至对簿公堂?在中国风电产业高速发展,风电核心技术并未完全突破、中国与美国欧盟新能源贸易摩擦越来越多的今天,这样一起纠纷对中国风电行业的警示意义不言而喻。  性、金钱、大盗?  当能源分析师LouSchwartz第一次听

2、说美国超导(以下简称超导)和华锐风电(以下简称华锐)要对簿公堂之时,不禁有些怀旧。  那是2008年,超导打算把自己一半的电子器件卖给华锐,华尔街还没听过这个陌生的中国名字,更不相信中国能建起地球上闻所未闻的风电装机规模。  然而,短短五六年,华锐从“买图纸、造风机”起步,已是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大的风机整机制造商,而超导则搭上中国顺风车,从出售风机设计许可证和电力电子模块的小公司,一举成为华锐风机核心部件变频器的唯一供应商。  不过三年,决胜华尔街的故事就变了味。  2011年7月1日,38岁的超导子公

3、司Windtec系统集成员DejanKarabrasevic在奥地利克拉根福被捕,被控向华锐出售了部分超导公司电控系统的“C121.4.3”代码,以帮助华锐在1.5兆瓦风机上加装低压穿越功能(LVRT),满足草拟中的中国新电网接入标准。  2011年9月23日,奥地利克拉根福地方法院宣判,Dejan商业间谍罪名成立,入狱一年、缓期两年执行。  记者查阅克拉根福的法庭证词发现,证词提及除了1.5万欧元的“酬劳”,华锐还给Dejan提供了一份价值170万美元的雇佣合同,包括车、公寓,以及含糊其词的“女性角色

4、出面说服”。  这份证词给媒体提供了无限的遐想——美国《福布斯》杂志则直接用了《新能源、中国模式:性、现金与偷盗技术》的大标题。  此案一出,华锐和超导的蜜月转为对决。  其实在此案判决之前的9月15日,超导CEODanielMcGahn就曾召开新闻发布会,称超导的变频器和电控系统的加密十分成功,“直接窃取是必要的”,点名“华锐偷窃”。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2011年6月,超导针对华锐的调查就已在中国和奥地利同步展开。当时,超导的人隐匿身份进入了华锐提供产品的华能海南文昌风场调查。  超导新闻发言人J

5、asonFredette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时称,超导已掌握了诸多证据,包括“华锐、华锐子公司和Windtec获罪工程师间的协议,还有部分通话记录”。但超导拒绝详细说明,所谓泄密协议究竟是由超导所称的“华锐高级员工”与获罪工程师所签,还是另有他指。  升级的官司  在奥地利获胜的超导,并未停下脚步。  2011年9月20日,由华锐参股的大连国通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通”),收到了一张来自海口中院的应诉通知。  国通总经理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超导已起诉国通,理由是“复制、修改超导的风机主控系统代码,

6、涉嫌侵权”。同时列为被告的还有华能海南发电有限公司,因该风场的33台华锐产1.5兆瓦风机,在升级改造中以国通产变频器替换了原来超导的PM1000变频器模块。  起诉国通的同时,超导还向北京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要求华锐支付未付货款、履行此前签订的八份采购合同义务,另提出了拒收货物的违约损失。  声誉受损的华锐除了向北京仲裁委提出履约反请求并要求赔偿外,声称其拒收货物的理由是对方的变频器“不具备低电压穿越功能”。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被认为是风机脱网事故不断的关键原因。  对超导提出的“拒收货物”指责,华

7、锐法律事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11年4月超导公告华锐拒收货物一事,其实“华锐是被拒收”。  华锐董事会秘书方红松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时说,2011年3月31日,华锐北京总部突然接到其大连瓦房店基地报告,说超导的货物已到。按照合同约定,发货方必须提前通知收货方,在发货方开具信用证之后方可发货。  因为没有任何事前提醒,华锐提出抗议,结果这批匆匆而来的货,当天又匆匆而去了。事后,华锐员工仅收到超导发来的发货照片及资料,无法确定准确的发货时间。  2011年10月18日,华锐相关人士透露,华锐已经掌握了超导

8、变频器无法通过电科院(34.950,-1.50,-4.12%)测试的相关证据,但因仲裁仍在受理中而无法公布。  至此,这样一起知识产权纠纷迅速上升至间谍、产品合同条款之争。  祸起新国标  事实上,华锐和超导争议的焦点集中在超导提供的电动组件是否具备低压穿越能力。若具备,则华锐拒货属合同违约,若不具备,则属超导未履行合同义务。  2006年至2008年间,华锐与奥地利公司Windtec签署了电控核心部件采购合同,后因Windtec被超导收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