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三河尖煤矿72201综采作业规程

徐州三河尖煤矿72201综采作业规程

ID:40861430

大小:619.00 K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8-09

徐州三河尖煤矿72201综采作业规程_第1页
徐州三河尖煤矿72201综采作业规程_第2页
徐州三河尖煤矿72201综采作业规程_第3页
徐州三河尖煤矿72201综采作业规程_第4页
徐州三河尖煤矿72201综采作业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徐州三河尖煤矿72201综采作业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72201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第一章地质资料与矿压观测资料1.1地质资料1、72201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图(附后)。2、72201工作面综合柱状图(附后)。3、72201工作面巷道实测剖面图(附后)。4、工作面井上下、对照图(附后)。5、回采地质说明书(表1—1)概况采区名称南二采区工作面编号72201工作面工作面位置地面该面位于焦刘庄、侯圩子、许庄和尹庄之下,东刘桥和西刘桥以北,且地面人工沟渠纵横交错。井下位于南翼轨道下山以西。地面建筑物对回采影响地面焦刘庄、侯圩子、许庄、尹庄、东刘桥和西

2、刘桥等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工作面四邻对回采影响72201工作面为南翼首采工作面,工作面四邻均未采动。长度(m)1656~1665宽度(m)118~163面积(m2)268187煤层煤层名称煤层厚度(m)夹矸厚度(m)煤层产状(º)煤质编号7煤最大最小平均最大最小倾向328~30气煤3.50.82.41//倾角14~22煤层特征:黑色,半亮型,以块状煤为主,多由镜煤与暗煤相间。煤质Mad(%)Ad(%)Vdaf(%)St.d(%)Qb.ad(Mj/Kg)1.7023.5339.230.8324

3、.78储量计算煤层平面积(m2)倾角(º)斜面积(m2)厚度(m)容重(t/m3)工业储量(t)回收率(%)地损率(%)可采储量(t)7268187172804412.411.37925932957818061地质构造情况72201工作面两道在掘进过程中揭露断层37条,而影响工作面回采的有22条,其产状分别为:f1:H=0.7∠83º、f2:H=0.5∠35º、f3:H=0.9∠75º、f4:H=1.4∠63º、f5:H=0.5∠40º、f6:H=0.8∠56º、f7:H=4.0∠49º、f8:

4、H=0.7∠75º、f9:H=2.5∠50º、f10:H=1.6∠56º、f11:H=1.1∠80º、f12:H=1.2∠45ºf13:H=0.6∠60º、f14:H=1.4∠60º、f15:H=1.6∠63º、f16:H=4.0∠60~80º、f17:H=0.6∠35ºf18:H=0.4~0.7∠70º、f19:H=1.0∠30º、f20:H=1.7∠40º、f21:H=4.8∠45º、f22:H=1.6∠45º等。该工作面局部受冲刷影响,煤层变薄。表1—172201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687

5、2201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煤层顶、底岩性及特征类别岩石名称厚度(m)岩性特征顶板伪顶直接顶砂泥岩0~6.52.6深灰色,质细,性脆,富含植物化石。局部受冲刷影响直接顶为中细砂岩。老顶中细砂岩2.3灰白色,硅泥质胶结,较硬,含灰黑色泥岩、粉砂岩条带。底板伪底直接底砂泥岩16.2深灰色,性脆,含植物根茎化石。老底中砂岩4.5灰白色,以石英为主,矽质交接,水平层理发育。备注:水文地质情况矿井含水系数0.65预计正常涌水量(m3/h)10预计最大涌水量(m3/h)30充水原因分析7煤顶、底板裂隙水、

6、断层水及钻孔水。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瓦斯含量(ml/g)0.0106~0.093地温(℃)40~43煤尘爆炸指数Vdaf=37.14~44.23%,有爆炸危险性,加强防尘。煤层自燃情况该煤层为易自燃煤层,自然发火期一般186天。地压详见矿压资料。存在问题及建议1、地温高,加强通风,降低温度。2、工作面范围内,小断层较发育,回采过程遇到断层时,应采取专门措施。3、新采区首采工作面应探放顶板水。4、直接顶板为砂泥岩,较破碎,应加强顶板管理。5、该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将过15-1、14-2、110三个钻孔,其

7、中15-1为封孔不良钻孔,掘进中已揭露,出水量为5m3/h,过钻孔时应采取相应措施。6872201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1.2矿压资料及支护设计72201工作面为我矿南翼采区第一个工作面,煤岩组合冲击倾向划分为强冲击倾向,弹性能指数14.51,冲击能量指数18.78,由于该面为首采面,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的危险性指数为0.48,回采过程中应加强冲击矿压危险程度监测,若发现异常,及时采取防冲措施。1.2.1直接顶和老顶的划分根据72201工作面煤层顶底板柱状图可知,与72201工作面直接顶板为砂泥岩

8、、平均厚度2.6m(0~6.5m),老顶为中细砂岩,平均厚度2.3m。1.2.2直接顶的分类和老顶的分级泥质砂岩为Ⅰ类不稳定顶板;中细砂岩为Ⅱ级中等稳定顶板1.2.3顶板运动特点根据顶板的稳定性可知:砂泥岩顶板能随采随落,中细砂岩厚顶板难以垮落,且垮落时有以下特点:1、在工作面煤壁内积聚大量的弹性能;2、对支架产生强冲击,并且在工作面煤壁区产生空顶和片帮等严重的动力现象。1.2.4按工程类比法,将其矿压参数估算如下:1、运动参数砂泥岩直接顶运动步距:Lz=(3.46+8.14)U1+0.84M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