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矸平硐掘进地质说明书

排矸平硐掘进地质说明书

ID:40861584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9

排矸平硐掘进地质说明书_第1页
排矸平硐掘进地质说明书_第2页
排矸平硐掘进地质说明书_第3页
排矸平硐掘进地质说明书_第4页
排矸平硐掘进地质说明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排矸平硐掘进地质说明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编制单位:生产技术部编制:xxx审核:xxx总工程师:xxx二0一二年10月排矸平硐掘进地质说明书4概况煤层名称水平名称+1547采区名称工作面名称排矸平硐地面标高(m)+1570~+1605工作面标高(m)+1547巷道长(m)运输巷72地面位置地面为山地,巷道距离地表高度约20~55米。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巷道位于龙潭组中风化岩层,属于岩性巷道,其它方向无井巷工程。4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xx煤矿地处珠江流域,为北盘江水系打邦河支流郎岱河,于郎岱河次级支流的分水岭上。郎岱河从井田北缘通过,其流量为23.27~695.30l/s,该河面即为区内

2、最低侵蚀基准面(+1300m)。淌白水沟位于井田北西矿界区,横穿煤系地层向北流汇入郎岱河,流量为14.7~465l/s。矿区南东部发育一条常年流水溪沟,从北西向南东流入郎岱河。区内环状及树枝状水系发育。区内地形切割强烈,为侵蚀~剥蚀高中山及岩溶峰丛高中山地貌,岩溶、冲沟较发育。山高坡陡,地形起伏较大,矿界中部及北东部高,四周较低,中部由一系列海拔标高+1550m~+1700m的连绵起伏山峰组成一分水岭,纵贯全区。山峰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区内最高点位于北东部的落雨坡山顶,海拔+1732.0m;最低点位于矿区北部的淌白水沟中,海拔+1375m,相对高

3、差357m,为侵蚀~剥蚀高中山及岩溶峰丛高中山地貌,岩溶、冲沟较发育。淌白水沟位于井田北西界矿区,横穿煤系地层向北流汇入郎岱河,流量为14.7~465l/s。矿区南东部发育一条常年流水溪沟,从北西向南东流入郎岱河。区内环状及树枝状水系发育,冲沟水沿途接受泉水及煤窑水、山坡紊流的补给,雨季还有较大面积大气降水汇入,水量较大,这些冲沟多位于含煤地层露头地带,冲沟附近的网状、脉状裂隙密集,它们与煤层风化、氧化带直接接触,冲沟水可能沿风化裂隙、老窑及原矿井浅部采空区渗入或突入矿井,为矿井开采的直接充水水源。煤矿开采形成采空区塌陷后,地表水通过地裂缝、地面塌陷

4、及导水裂隙进入矿井,产生矿井涌水,对矿区开采有一定的影响。本矿井口位于斜坡上,地面排泄条件较好,因此地表水将不是矿井充水主要水患。但仍要注意地表水的防治工作,切不可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地表水进入井下形成水患;同时要加强工业场地的防洪排捞。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裂隙发育地段矿井充水会有所增大,故特别要注意地表水的防、排、泄工作。(2)采空区及老窑积水①在煤层露头分布着一些小窑及废井老窑,均在浅部,当矿井与小窑挖穿后,小窑水便进入矿井,生产中要注意小窑水的防治工作。是矿床开采的充水隐患。②随着采空面积的增大,上覆含水层的裂隙水将沿导水裂隙进入采空区

5、形成老空水,在开采老空区本层下部及下伏煤层时要注意老空水涌入工作面。③由于小窑积水客观存在。未来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遇老窑,并产生突水,一方面老窑水通过裂隙渗入矿井,增加矿井涌水量;另一方面是老窑之间互相穿透,一旦一个小窑被淹,立即殃及一大片。因此采空区及老窑积水将是矿井充水的水患。(3)断层水及陷落柱水根据储量核实报告描述:矿区内断层落差小,多为横向正断层,断层导水性差,含水性弱。但今后在在矿井采掘及采煤活动的影响下,改变其含水性、导水性都发生,地下水、地表水将从裂隙进入矿井。矿区内在开采煤时还会发现小落差断层,这些断层破坏了地层的完整性、连续性,

6、降低了岩石的力学强度,塑性岩石中断层破碎带含水性和导水性不强,刚性岩石中断层破碎带有一定含水性和导水性,可能连通含煤地层上部的中强含水层或地表水,加之未来矿床开采中,人工采矿裂隙大量出现,改变了断层带附近应力场和地下水的天然流场,地表水、地下水更可能沿断裂带进入矿井。(4)、地表洪水本矿无矿区历年洪水水位,汇水面积,最大降水量等资料,业主必须尽快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并论证已建设的工业场地是否受洪水威胁。(5)水文地质类型评述该矿是以大气降水为主的裂隙充水矿床,主要为顶板中所含裂隙水向巷道内渗漏,其次为老窑积水及采空区积水等。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4

7、防治水措施:(1)必须密切观察矿井内的淋水、涌水情况,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同时必须坚持“有疑必停”的原则。(2)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井上、下对照图及采掘工程图上标出其位置、开采范围、积水情况、探水红线等。(3)针对主要含水层(段)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报,并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综合防治措施。(4)井巷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先探后掘,掌握前方水文情况,若发现有水患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待确认安全后才向前掘进,并将出水点位置标于井上下对照图及采掘工程图上。

8、井巷揭露的主要出水点或地段,必须进行水温、水量、水质等地下水动态和松散含水层涌水含砂量综合观测和分析,防止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