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工作面测量岩层或断层产状的一种简易方法

掘进工作面测量岩层或断层产状的一种简易方法

ID:40861686

大小:50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09

掘进工作面测量岩层或断层产状的一种简易方法_第1页
掘进工作面测量岩层或断层产状的一种简易方法_第2页
掘进工作面测量岩层或断层产状的一种简易方法_第3页
掘进工作面测量岩层或断层产状的一种简易方法_第4页
掘进工作面测量岩层或断层产状的一种简易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掘进工作面测量岩层或断层产状的一种简易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掘进工作面中岩层或断层产状测量方法改进探讨假设一个方位角为θ的水平巷道掘进过程中与一岩层(断层)相交,将岩层(断层)视为一个绝对平整的无限平面,掘进巷道看作一个长边无限延伸,短边和高固定的长方体,那么该问题就可简化为一个长方体与一个平面相交的立体几何模型。以下将取四种相交情况来分析测量岩层(断层)产状的方法,并推导相关公式。一、掌子面右下角遇岩层(断层)巷道掌子面右下角遇岩层(断层)示意图注:①、②、③为同一个水平巷道与同一岩层或断层相交不同时段所呈现的三种情况,初遇时为三角形①,而后为五边形②,完全通过时为四边形③。(一)当巷道

2、与岩层或断层相交成①、②两种情况下:1、求岩层(断层)倾角α11求证过程为:在△ABD内,作DE⊥AB,又∵CD⊥AB,∴△CDE⊥AB,∴CE⊥AB,由此可知,∠CED为所求岩层或断层的倾角α。。其中,,又∵,,则∴∴,∴该岩层或断层的倾角为:2、求岩层(断层)倾向θ求证过程为:在△CDE中,DE所指的方向即为所求岩层(平面ABC)的倾向。在△CDE中,,在△BED中,,∴在△BED中,∴∴该岩层或断层的倾向为:11(二)当巷道与岩层或断层相交成②、③两种情况时,因无法测出(③情况),上述公式均不适用,需重新求证。1、求岩层(断

3、层)倾角α在平面OPQR中,过点P作MN⊥RQ,易证得PN⊥RQ,则,在△PNM中,PM=h(巷高),在△MNQ中,,(s为同一巷道中沿着巷道方向左帮、右帮呈现同一岩层或断层的距离),∴,又∵,∴∴该岩层或断层的倾角为:2、求岩层(断层)倾向θ因为巷道为水平延伸,所以其所遇岩层或断层与巷道顶板或底板相交线的指向即为该岩层或断层的走向,进而可求出这种相交情况下该岩层或断层的倾向为:结论:当岩层或断层与巷道相交情况为①、②时,可用如下公式:倾角倾向当岩层或断层与巷道相交情况为②、③时,可用如下公式:倾角倾向11二、掌子面左下角遇岩层(

4、断层)巷道掌子面左下角遇岩层(断层)示意图注:①、②、③为同一个水平巷道与同一岩层或断层相交不同时段所呈现的三种情况,初遇时为三角形①,而后为五边形②,完全通过时为四边形③。求证过程从略。结论:当岩层或断层与巷道相交情况为①、②时,可用如下公式:倾角倾向当岩层或断层与巷道相交情况为②、③时,可用如下公式:倾角倾向11三、掌子面右上角遇岩层(断层)巷道掌子面右上角遇岩层(断层)示意图注:①、②、③为同一个水平巷道与同一岩层或断层相交不同时段所呈现的三种情况,初遇时为三角形①,而后为五边形②,完全通过时为四边形③。求证过程从略。结论:

5、当岩层或断层与巷道相交情况为①、②时,可用如下公式:倾角倾向当岩层或断层与巷道相交情况为②、③时,可用如下公式:倾角11倾向四、掌子面左上角遇岩层(断层)巷道掌子面左上角遇岩层(断层)示意图注:①、②、③为同一个水平巷道与同一岩层或断层相交不同时段所呈现的三种情况,初遇时为三角形①,而后为五边形②,完全通过时为四边形③。求证过程从略。结论:当岩层或断层与巷道相交情况为①、②时,可用如下公式:倾角倾向当岩层或断层与巷道相交情况为②、③时,可用如下公式:倾角11倾向备注:1、在①情况下,其实也有角,但是有两种情况角位于巷道底板,不易直

6、接测出。2、该方法是在假定巷道水平,巷道掘进方向的方位角为,受各种因素影响,巷道帮面延伸方向不一定为方位角,最好要复测以确认,条件允许时可用地质罗盘直接测出岩层(断层)走向,再求出其产状。3、该方法还假定岩层(断层)为一绝对平整的平面,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但在其局部范围仍可视为平面,所测得的岩层(断层)产状数值可反映出其局部特性,对工程施工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在测量时每个数据要多测几处取平均值(至少三处),以增加结果的准确性。4、一般来说,当掘进工作面初遇岩层(断层),即在①情况时就必须即时测量岩层(断层)产状,以便指导施工,但这时岩

7、层(断层)范围小,揭露不够大,测量时可能不够准确;而当岩层(断层)已过,如③情况时再测,揭露范围比较大,但某岩层或断层断裂面受到煤尘、淋水污染,可能不易找取。5、公式中有关字母内容表述:α——岩层或断层倾角;β1——巷道掌子面上岩层或断层与水平面的夹角;β2——巷道帮面上岩层或断层与水平面的夹角;ψ——巷道顶或底板与岩层或断层所夹的锐角;ω——巷道延伸方向的方位角;h——巷道高度;s——巷道同一巷帮上岩层或断层面从出现到结束的水平距离。11此外,理论上还应有以下两种特殊情况:五、岩层(断层)倾向与巷道走向重合(即)岩层(断层)倾向

8、与巷道走向重合(即)示意图(一)结论:倾角倾向岩层(断层)倾向与巷道走向重合(即)示意图(二)结论:倾角11倾向六、岩层(断层)走向与巷道走向重合(即)岩层(断层)走向与巷道走向重合(即)示意图(一)结论:倾角倾向岩层(断层)倾向与巷道走向重合(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