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四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四

ID:40866393

大小: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9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四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四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四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回顾·拓展四于集乡中心学校秦梅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二是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2.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从中悟到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3.了解几个外国作家的故事,体会他们语言的幽默和巧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交流平台)一、交流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1.本组课文让我接触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那些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短篇和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某一类人物的典范代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卖火柴的小女孩

2、、凡卡、汤姆·索亚、鲁滨孙3.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4.讨论在本组中学到的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1)要比较快速地默读,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关心人物的命运。(2)了解作家和作品产生的影响。(3)读中可以摘录精彩句段,读后写一写心得体会。二、交流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一)了解课外阅读情况1.你还阅读哪些外国文学作品,哪些作品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谈谈你是在什么时间、怎样进行阅读的。(二)交流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1.充分表达自己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中所遇到的困难。如,不熟悉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不了解人物

3、思想和行动的原因;对外国民族文化知之甚少;时空跨度大,内容上感到生疏;作品太长,需要的较多的阅读时间等。2.讨论阅读方法(1)激发持续的阅读兴趣:外国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几千年来各国民族创作的艺术瑰宝。优秀的作品其实就是生动形象的教科书,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等进行综合反映。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更是我们与文学大师对话的阶梯,是精神的享受。下面我们就来讨论,有哪些好的阅读方法,能够让我们走进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2)小组讨论A.划分小组,推选小组长组织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B.明确讨论要求:小组成员要结合课

4、内外阅读经验,探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C.最好能结合自己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3)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总结阅读方法:A.阅读长篇的外国文学作品时,要提高速度。快速阅读要默读,要逐句逐行地阅读,不能逐字逐词地读。B.在选择外国文学作品时,可以略读。粗略地快速阅读了解主要内容和大意,看自己是否有阅读兴趣,来判断是否选择阅读。C.选择后要尽可能读完整作品,可采取见缝插针式的阅读方式,有时间就读,连续几天读完一部。D.在开始阅读一部作品前,可以先浏览作家生平简介、译者的话、序言、后记和内容简介等,把握主要内容后再开始阅读。E.阅读中可以在书上作一

5、些批注,阅读后通过写阅读卡或读书笔记留下读书思考的轨迹。并可以与读过这本书的同学、家长、老师进行交流。三、总结拓展1.同学们,翻开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我们会置身一个异彩纷呈的历史画廊,进入奇情异闻的异域他乡,那跌宕起伏的精彩情节、血肉丰满的风云人物,将使我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2.推荐课外阅读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王子》《老人与海》《夏洛的网》《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王子与贫儿》《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第二课时(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一、日积月累1.简介:诺贝尔文学奖是由瑞典文学院下属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进行

6、评比和遴选的一项文学大奖,每年颁发一次,以表彰该年度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作家。自1901年在斯德哥尔摩颁发了第一次诺贝尔文学奖以后,迄今已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近百名作家获得过这一殊荣(其间曾因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而有七年未授奖)。在全世界名目繁多的文学奖项中,该奖项由于遴选制度的严格,奖金数额的巨大(约100万美元),涉及地区的广泛,而确立了相当的权威性,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学事件。2.浏览隽语集萃,看这八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哪个国家的,获奖作品是什么;你熟悉哪一位作家或哪部作品?3.自读他们作品中的名句,并思考含义。4.交流

7、:说说你读懂了哪一句,或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5.背诵并抄录这些文学大师智慧的话语。6.说说你课外准备阅读哪部作品。二、趣味语文1.自读三个趣味语文故事,说说你对这些著名的文学家有了怎样的印象。2.全班交流:“于细微处见性情”,说说他们给你的印象。如《巧问巧答》中的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与编辑间的通信仅用一个标点符号来传情答意,一方面说明他们间的了解与默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雨果的自信与《悲剧世界》的伟大;《一个逗号》中的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大半天做了一个重大的工作,就是删去一个逗号后又加入了。充分反映了他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反复修改;《

8、文豪与蚊子》中的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以蚊子“聪明”预先来看房间号码,以备饱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