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分子和离子》(浙科)

【教学设计】《分子和离子》(浙科)

ID:40871315

大小:20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9

【教学设计】《分子和离子》(浙科)_第1页
【教学设计】《分子和离子》(浙科)_第2页
【教学设计】《分子和离子》(浙科)_第3页
【教学设计】《分子和离子》(浙科)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分子和离子》(浙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分子和离子》◆教材分析“分子和离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必修)──分子与细胞》(浙科版)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分子,偏重于化学键的知识,这给教师讲课时把握教材的深浅度带来一定的难度。虽然本节涉及的知识点相对其他不那么重要,但本节是学生从化合物过渡到细胞以至生物体知识的桥梁,而且本节作为生物学习的第一节,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态度将对以后的生物学学习造成直接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举例说明生物体所特有的生命现象;2、概述生物学的常用研究方法。【过程与方法目

2、标】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参与分析比较植物与土壤的元素组成,认识生物与非生物存在的统一性和差异性;2、通过课堂思考和回答,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2、共价键形成的过程。【教学难点】共价键形成的过程,离子键形成的过程。◆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挂图。2、学生准备:教材。◆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活动:课件给出元素周期表及地壳的化学元素含量,让学生明确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及含量,再给出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

3、素的含量表?请同学们分析该表中的信息能说明什么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分小组表达。【讲授新课】一、元素教师活动:修正学生的结论,师生互动后得出,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是来源于无机环境的,因此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细胞所特有的。2、组成细胞的元素和组成地壳的元素在数量上差异很大。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教师活动:课件给出玉米与人体的化学元素组成,请学生分析表中的数据能说明什么?教师活动:比较两副细胞元素组成图(占细胞干重和占细胞鲜重)。学生活动:思考

4、讨论分小组表达。教师活动:修正学生的结论,师生互动后得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大体相同;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各种化学元素在同一种生物体内含量不同,其中C、H、O、N四种元素含量最多。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观察和比较使学生对细胞的元素组成有更直观的认识,学习分析数据及表的能力。教师活动:O、C、H、N等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那它们又是怎样形成细胞的?学生活动:学生回答。设计意图:学生在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基础上进行回答,教师可以借此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二组成细胞的分子教师总结:细胞是

5、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组成细胞的物质单位。教师活动:给出分子的定义。教师活动: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设计意图:通过此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教师活动:刚刚说到水,水分子属于共价化合物,那请大家思考H、O两种原子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形成水?学生活动:由学生到黑板画出H和O的原子示意图,并对它们如何形成水分子进行讲解。其他学生在纸上画。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动手,有助于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培养他们的动手、逻辑思维能力。加深记忆,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教师活动:讲述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通过共用

6、它们的最外层电子而形成的分子,就象在一个口袋中放置两个相同面值的硬币一样不分你我。共用的一对电子就形成了一个共价键。由于形成了全新的分子水,其性质和构成它们的氢和氧完全不同。不同的元素组成可以构成多种多样的分子,细胞就是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的。教师评价总结:什么是共价键?学生活动:试着定义共价键。三、离子教师活动:水分子等共价化合物通过共价键形成水分子,请同学们思考,NaCl等离子化合物是怎么形成的?设计意图:在共价键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对离子键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类比和总结。教师活动:在共价键的基础上,结合

7、书本第4页的图片对离子和离子键进行讲解。教师活动:课堂总结。学生活动: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设计意图:通过此法可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且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表达叙述能力。教师活布置作业:书本第4页“思考与练习”。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教学反思本节课始终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开展教学,注重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教师在课堂中起到辅助作用,努力帮助学生实现三个纬度的目标。本节亮点一:基于问题的教学,因为本节课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教师将知识点有效地转换为问题,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经验,通过阅读、讨论

8、将其解决。这种教学方式可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达到掌握知识要点的目的。亮点二:学生讲,教师评。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学生可在原有的认知和自主学习(阅读、讨论)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述或总结,加深对新知识的认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口头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旁进行适当的指引和评价,保证学生所构件的知识体系的正确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