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7教案 苏教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7教案 苏教版

ID:40872230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9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7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7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7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7教案 苏教版_第4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7教案 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7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识字7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羊(羊字旁)、戈(戈字旁)。 2.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3.朗读儿歌,理解两首儿歌的意思,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并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4.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细致观察、大胆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理解两句谚语“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看图识字 1.出示左上图。 (1)猜一猜。师述:这三幅图里,分

2、别藏着一个汉字,你能找出来吗?(相机出示:人从众)表扬猜出“众”的小朋友,并请学生猜一猜“众”是什么意思?(2)找一找。这三个字有好多朋友,我们一起来给他们找朋友。引导学生口头扩词。(相机出示:工人跟从群众)(3)读一读。 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请你读一读这些词语。(学生自由读,指名学生读)(4)比一比。  小朋友的眼睛可亮了!仔细观察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从众”这两个字是由“人”累加起来的)  二、做实验,诵读儿歌  1.创设实验情境,深入理解儿歌。(1) 教师出示一根筷子,做个实验,看谁有力气把它折断。(请几个同学折折看。),说感受。(2

3、)教师拿出一把筷子,请力气最大的同学来试着折一折,让他说感受。(3)大家一起来说说做实验的体会。(4)(教师出示儿歌)有个会写诗的叔叔把你们的体会写成了一首儿歌。指名读。教师播放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做小结:  只有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才能成功。这就是“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配乐读。三、揭示课题,小结前半部分的学习方法。1、刚才我们学习了《识字7》左半部分的内容。(板书:识字7)2、同桌讨论左半部分的学习步骤:1、看图识字;2、读词语;3、读儿歌。3、 多种形式朗读。a.学生在四人小组中读一读。b.小组推荐学生朗读,注重师生评价、生生评价。 c.全班一起朗读。D.加上动

4、作尝试背诵。四、究合作,学习新知1.小组合作学习右半部分的知识。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新字、新词,学习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左边的课文,老师要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用看看图、识识字、读读词或其他方法来学习。人人可以争当小老师,挑自己已读懂的说给其他小朋友听。(学生合作学习、交流,教师巡回了解,点拨指导)2.每组派代表来进行交流,组内其他同学做补充。3、教师总结。五、学习生字:群众变成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齐心协力学习几个生字。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2、同桌讨论,记忆生字字形和笔顺。全班交流。3、教师重点讲“成”。“成”的第四笔斜钩要写得舒展些,略有弧度。4、师范写,生描红。5、生完

5、成《习字册》,师巡视,纠正学生不良的写字姿势。 六、布置学生回家搜集有关团结协作的童话或者故事。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群众众多变成成长羊群核对正确人数。订正。2、填一填,读一读三人()三木()三日晶(jīnɡ)三口品三牛犇(bēn)三火焱(yàn)三水淼(miǎo)三金鑫(xīn)二、比较小结,拓展延伸。1.比一比。男、女小朋友分别读这两首儿歌。比一比,从这两首儿歌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理解这两首儿歌讲了同一个道路,那就是团结力量大)2.说一说。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回忆童话、寓言故事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3.读一读。带着自己的体会、感受,一

6、起把课文读一遍。4、背一背。分小组比赛背诵,看哪组背的好又快。三、学习生字:条黄单丝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2、小组合作记忆字形和笔顺。全班交流。3、教师重点讲解“丝”。4、师范写,生描红。四、完成练习1、打开补充习题,完成第33页到第34页的内容。2、(多媒体出示)练习:(1)把上下两行词语用线连起来,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学听。一群群一片片一棵棵一根根松树丝线工人森林(2)与下面的词语再比比看!一群工人一片森林一棵松树一根丝线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五、生完成《习字册》,教师巡视指导。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5页共5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