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瑛资料补遗

蓝瑛资料补遗

ID:40885873

大小:5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09

蓝瑛资料补遗_第1页
蓝瑛资料补遗_第2页
蓝瑛资料补遗_第3页
蓝瑛资料补遗_第4页
蓝瑛资料补遗_第5页
资源描述:

《蓝瑛资料补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蓝瑛资料补遗论蓝瑛山水绘画的艺术特色及成就闫立群蓝瑛是我国明末清初的画家,曾有美术史家把他列为“浙派”,对此,有专家学者提出异议认为:蓝瑛与戴进之间既无师承关系,在绘画面貌、艺术风格上也大相径庭,故不应因二人同处浙江杭州而列为同一画派—浙派。清代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提出“蓝瑛倡为武林派”,蓝瑛和他的追随者们应称为“武林派”。我们知道,画史上有一些画家因种种原因没有留下更多的生平资料,使后人很难从他们一生的行踪、生活背景、个性脾气、思维方式中去了解他们所形成的艺术风格、审美理念,只能从他们留存于

2、世的绘画作品中去洞察其艺术之轨迹,蓝瑛就是这众多画家中的一位。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文人画家及其作品比较重视,由于蓝瑛是一位职业画家,又没有诗文和著作留存于世,因此在画史上很少有关于他的记载和涉及。本文试通过对蓝瑛绘画作品的具体分析,来阐述蓝瑛山水绘画的艺术特色和所取得的成就。画家的创作理念和他个人所生活的时代、环境、文化素养、审美标准是分不开的。蓝瑛作为明末清初的画家,他的绘画风格同样也脱离不开他所生活的时代。因此,在探讨蓝瑛山水绘画的艺术特色之前,我们首先要对蓝瑛的生平及师承有所了解。蓝瑛,生于公

3、元1585年,卒年不详,1664年尚在。字田叔,号蜨叟,晚号石头陀、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又号西湖外民、西湖外史、东郭老农、吴山农等,所居榜额曰“城曲茅堂”。生长于“浙派”发源地钱塘(今浙江杭州),二十三岁寓居松江,后来长期活动于杭州、嘉兴、南京、扬州、绍兴等地,卖画授徒,影响深远,追随者主要集中于杭州一带,被称为“武林派”(武林为今杭州别称),在明末万历到清初康熙年间足以与“松江派”抗衡。其画风融合南北两宗,自成一家,属于一位文人化的职业画家。清代以来不少学者把蓝瑛称为“浙派”的“后劲”或

4、“殿军”。他工书善画,长于山水、竹石、梅兰、人物、花鸟等,技法全面,尤以山水画著名,是明末清初颇具影响力的山水画家。他的绘画特点比较明显的是用笔有顿挫,以疏秀苍劲取胜,善写秋景。在其作品的题款中,常署仿某家之作,如“仿张僧繇”、“法荆浩”、“仿李成”等,实则所画均为他自己的面目。他的山水绘画画法有两种:一种作钩勒浅绛法,另一种作没骨法,设色鲜艳夺目,所画青山、红树、白云,运用石青、石绿、朱砂、赭石、铅粉诸色,点染别致,是晚明时期富有变化的山水绘画作品。蓝瑛享年八十有余,一生以绘画为职业,笔耕不辍,

5、传世的绘画作品面貌多样,数量众多。从蓝瑛传世的作品看,他的山水画创作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为其五十岁以前。从现存蓝瑛早期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在临习古人绘画作品的过程中,打下了扎实的笔墨功底。在艺术成就的取得上,他主要得益于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的助力。元四家的笔墨虽不尽相同,但蓝瑛在学习他们的绘画技法时却能择良而取,并注意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藉以丰富个人的表现能力。博采众长,应该是一个艺术家取得成就的途径之一,这也是我国艺术史上久经证明的成功经验。此时蓝瑛作品呈现出的面貌基本是

6、以中锋运笔,皴法以长披麻皴、解索皴、荷叶皴为主。山石的画法润泽浑圆,没有过多的棱角,苔点圆润。树木的画法则是多种多样,体现了他绘画技法的娴熟。在构图上,近景的树木与远景的山峦之间具有明显的空间感。设色平淡和润,风格秀润清和,疏松简略。12《溪山秋色图》为癸丑新秋(1613年),画家29岁时创作的一件传世绘画佳作。画卷右起为辽阔的水域,远山朦胧,云气蒸腾。中部山石突起,溪水潺潺,蜿蜒的水流从山石间缓缓淌过,坡石上零星地分布着杂草树木。整幅画作淡泊宁静,用笔柔和,山石少皴,偶有淡淡的荷叶皴,构图松秀,

7、设色清和,墨色滋润,从中可看出蓝瑛此时的绘画受“松江派”绘画风格影响之痕迹。《仿李唐山水图》是蓝瑛早年创作的一件绘画作品。图中景物茂密,近景岩石累累,形成坡坨,处于曲流之畔。坡石上树木茂蔚,造型古朴,刻画细致,疏密枯润,各显生态。树林间有一茅亭临于溪边,亭内二隐士对坐畅聊。隔溪远景是巨石高峰,岩石突兀奇特,下有瀑布,泻入清溪。整个画面山石崚嶒,古树结节,山石的皴法,以小斧劈皴、刮铁皴相济并用,稍以色彩点簇,水墨晕染,刚中见柔。布局稳当,气氛清谧。远山近树,继承了李唐院体画派的风范而自有发挥,作品较

8、多地留有宋代遗风。中期为五十至六十五岁之间。这时他不但取法郭熙、李唐及马远、夏圭,而且对二米、云山也精心研究,对黄公望的画更是悉心尤力。时人吴门画派沈周、文徵明的笔法他也热心师效。加之他漫游南北涉猎广泛,眼界宽广,兼融南北,形成了苍劲雄强、骨力刚硬的个人风格,此时的蓝瑛已经达到能“分别宋元家数,某人皴梁法脉,某人蹊径勾点,毫不差谬”的水平。他以自己对各家绘画特色的见解,以中锋、侧锋交替运笔,用各种皴法、点苔法熟练地画出各种形态的山石、树木。以各家的典型构图,或高远或平远,或简或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