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ID:40887296

大小:20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9

语文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1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2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3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4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卷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卷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语文测试卷一、基础知识(25分)(一)、选择题(10分)1、下列词语中不含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烷洗斑澜参差甜静B、摧残摇曳逶迤潸然C、泛骨颠簸涟倚矜持D、肆谑喧嚣络印鉴于2、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2分)A、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与同是唐代的韩愈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柳柳州”。B、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词人,是我国目前存诗最多的诗人。C、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其散文《岳阳楼记》千古流传。D、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2、后人尊他为“诗仙”。3、下列文体常识错误的一项是()(2分)A、游记属于叙事散文,主要记叙游览途中的见闻和感受,游记以记叙、描写为主,兼有抒情、议论。B、消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典型报告等。狭义的新闻指消息。C、新闻就是消息,消息就是新闻。D、诗歌有古体诗和近体诗之分,近体诗分绝句和律诗两种。4、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以其境过清(以为)B、空明(清澈透明)C、澄碧如洗(洗衣服)D、不以游堕事(堕落)5、选词填空(共2分)(1)好比我自己,两眼凝望着那些刀剑削成一般

3、的山崖、怒吼着的江水,只有赞叹,只有(A恐怖 B恐惧C惧怕)。(2)细细(A宁听B倾听C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3)窗外,是一片漆黑和(A寂静B宁静C安静),细细的雨丝斜打在车窗玻璃上,雨丝中夹杂着几声遥远的犬吠。(4)虽不见白雪(A茫茫B飘飘C皑皑),气温却骤降,寒气砭骨。(二)、填空题(15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1)袅袅回旋()(2)参差不齐()(3)湛蓝()(4)悄怆幽邃()(5)飞沙走砾()(6)丧乱()2、古诗词填空(每空1分,共

4、10分)①安得广厦千万间,②开轩面场圃,③,柳暗花明又一村。④人不寐,⑤,门前流水尚能西。⑥潭西南而望,,⑦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⑧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3、根据意思写出成语。(2分)(1)像是在诉说,又像是在小声哭泣。(2)形容说话委婉生动,使人爱听。二、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问题(45分)(一)文言文阅读(14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

5、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6(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qī)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

6、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1、《小石潭记》作者_____,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世称“柳河东”,“柳柳州”,“”之一。此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这一时期所写山水游记统称《永州八记》。(2分)2、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1分)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写小石潭环境的清幽。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D、本文写了小石潭周围的环境,流露出作者高兴

7、愉悦的心情。3、下列选项中不是比喻句的是()(1分)A、如鸣佩环,心乐之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C、卷石底以出D、其岸势犬牙差互4、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1分)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B.斗折蛇行(像蛇一样)C.不可久居(居住)D.影布石上(映)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1)水尤清冽()(2)南流数十步()6、翻译下列句子(2分)(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7、甲乙两文在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甲文写到了潭水,乙文也有描写溪水的语句“”;小石潭“其岸势犬牙差互”,乙文也有表达类似

8、意思的“”;柳宗元“坐潭上”“悄怆幽邃”,乙文作者也触景生情即“”。(3分)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二)现代文阅读(21分)(A)节选自《巴东三峡》(13分)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